回到院子,杨明简单吃了点东西,然后从屋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绳子、一把锋利的砍刀,还有一个大背篓。
这些东西,一部分是他在城里买的,一部分则是从空间里取出来的,质量都比村里人用的要好上不少。
他将砍刀别在腰间,背上背篓,锁好院门,便朝着后山的方向走去。
松树屯的村民,大多淳朴热情。
一路上遇到不少下地回来或者正要去地里的人,见到杨明,都会主动打个招呼。
“杨家小子,又上山啊?”
“杨明,今天这么早上山,是去打柴还是摸点啥好东西?”
杨明一一笑着回应,不多话,但也不失礼数。
东北的民风就是这样,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只要你不是歪门邪道,肯下力气干活,大家就都高看你一眼。
村民们对于知青上山弄点副业,大多是理解的,毕竟工分换来的粮食也就勉强糊口,谁不想让日子过得好一点呢。
只是像杨明这样,干完队里的活还精力充沛往山上跑的,着实不多。
进了山林,空气顿时清新了许多。
杨明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山林间浓郁的木系和水系元素,精神为之一振。
他没有走村民们常走的小路,而是凭借着对山林的感知,专挑那些草木茂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
精神力悄然散开,方圆百米内的一草一木,风吹草动,都清晰地映在他的脑海中。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开不必要的危险,比如毒蛇或者野兽。
他对毒物有种特别的兴趣,这源于他前世的某些经历。
山林里常见的毒虫毒草,若是品质尚可,他也会顺手采集一些,用特殊手法处理后,放入空间保存。
他主要的目标还是干枯的树枝和一些有用的药材。
《圣灵经》的修炼,让他对各种天材地宝有着敏锐的感知力。
他很快就发现了不少枯死的松树枝和一些掉落在地上的粗大枯干。
这些都是上好的柴火。
他也不急着捆扎,直接挥手间,那些柴火便消失不见,被他收入了空间之中。
空间里有专门开辟出来的一块地方,用来堆放这些杂物。
中午时分,杨明找了个背风的石头边坐下,从空间里取出两个白面馒头和一小块酱牛肉,简单解决了午饭。
吃饱喝足,他继续在山林中穿梭。
下午的收获更加丰富。
他找到了一小片野生的黄芪,年份虽然不久,但胜在纯野生。
还采到了一些止血消炎用的草药,比如白茅根、蒲公英。
期间,他还惊起了一窝野鸡,三只肥硕的野鸡扑棱着翅膀飞走了两只,剩下那只反应慢了半拍的,被他用一块小石子精准地打中了翅膀根,掉落在草丛里。
杨明过去捡起来,入手沉甸甸的,估摸着有三四斤重。
路过一片野果林,果子大多还没成熟,青涩得很。他摘了一个尝了尝,酸得他直咧嘴,不过倒是挺解渴。
找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杨明靠着树干坐下,闭上眼睛,运转起《圣灵经》。
山林间的灵气虽然稀薄,但聊胜于无。
修炼了约莫一个时辰,感觉体力恢复了不少,他才睁开眼。
看看天色,太阳已经开始西斜。
该回去了。
他从空间里取出一些品相一般的干柴,堆在背篓底部,然后将那只处理好的野鸡和采集到的药材也小心地放在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