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被反复翻看。
周延突然举着个蛋糕冲过来,上面的奶油画着个机器人,左手提着外卖箱,右手举着诺贝尔奖证书。
“教授说,”他切蛋糕的手在抖,“你的‘自限突破理论’,能帮更多人走出困境。”
当年的房东带着他儿子来参观,小男孩穿着件迷你外卖服,手里的玩具机械臂正笨拙地夹蛋糕。
“他说长大了要像陈默叔叔一样,”房东的眼圈发红,“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我突然让机械臂模型启动,它精准地从蛋糕上取下颗草莓,递给赵宇。
“欢迎加入,”我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只有我们懂的重量,“当年你说的‘废铁’,现在能夹草莓了。”
第14集:从诺贝尔奖到街角的修车铺领奖回来那天,我把证书锁进了外卖箱改的保险箱,然后去了街角的修车铺。
老板是周延的父亲,当年总帮我免费修电动车,现在铺子墙上挂着我的机械臂海报,旁边是张他和我的合影——我穿着外卖服,他举着扳手。
“小默,”周叔叔递来杯茶,“你看我这修车工具,能不能用你的机械臂原理改改?”
他的工作台压着本我的专著,页脚写满密密麻麻的批注,比我的博士生还认真。
赵宇的机械臂生产线剪彩时,我特意穿了件旧外卖服。
剪彩刀是用我的机械臂手指改的,按下开关的瞬间,无数个小机器人模型从空中落下——是用回收材料做的,每个孩子都能领到一个。
“陈默,”赵宇的父亲突然出现在人群后,他的头发全白了,手里拿着份专利转让撤销书,“当年的事,对不起。”
他的手在抖,“我把公司捐给了中科院,就叫‘不设限实验室’。”
深夜的实验室,我打开外卖箱保险箱,把诺贝尔奖证书拿出来,和当年的辞职信放在一起。
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两张纸上投下的影子,像两把钥匙——一把打开过去,一把打开未来。
第15集:永远的外卖箱,永远的机械臂我们的“不设限博物馆”开馆那天,最显眼的展品是个外卖箱,旁边是台机械臂,中间用红线连着。
红线的另一端,系着个机器人模型,是当年那个被救的孩子做的,现在他是我们的实习生。
赵宇在给参观者讲解:“这个外卖箱,承载过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