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朱标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全文穿越大明,我开局就削藩》,由网络作家“水一方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很多朋友很喜欢《穿越大明,我开局就削藩》这部军事历史风格作品,它其实是“水一方啊”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穿越大明,我开局就削藩》内容概括:元璋本就不好看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了!他知道刘伯温说这个办法其实是可行的!光是前面的亲王,郡王,镇国将军,朝廷绝对是能供养的起的。但是那些再往后的儿孙怎么办?手心手背都是肉,那些都是咱的龙子龙孙,别说没钱用,就是给的少了,朱元璋都要心疼!“好一个儿孙自有儿孙福!”“刘伯温,咱问你。”“这些......
《精选全文穿越大明,我开局就削藩》精彩片段
朱元璋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
“行了,咱不是听你拍马的。”
“咱是问你,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不让宗室俸禄拖垮大明,又供养的起宗亲的。”
刘伯温摇了摇头。
“陛下,您不觉得,这两者本就是相矛盾的吗?”
“既要供养宗亲,朝廷便要出钱,俸禄更不能少了。”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朱元璋很显然不满意这个说法。
“照你的意思,这俸禄,也是非削不可了?”
刘伯温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陛下如果执意要让宗亲都吃上一份皇粮,要让天下百姓举倾国之力供养皇家子弟,便可不用削藩。”
朱元璋怒道:
“天下百姓自己都吃不饱肚子呢,指望他们供养宗亲?”
“他们能养得起一代,养得起两代,那十代呢?二十代呢?”
这个老东西,当年刚投靠咱的时候就是这样,如今还是这样。
总是把咱的心思猜的透透的。
从来不说让咱怎么做,只是把事实摆在咱眼前,好似未卜先知似的!
刘伯温不急不缓地说道:
“既然陛下都明白其中道理,那臣也就不多说了。”
“臣记得当年陛下为宗室制定等级,从最高一级的亲王,到最低一级的奉国中尉,共击八个等级,如果全部供养,朝廷势必是承担不起的!”
“所以臣的想法便是,朝廷只供养到镇国将军一级,至于后面的宗亲,那就儿孙自有儿孙福了。”
听着刘伯温的话,朱元璋本就不好看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了!
他知道刘伯温说这个办法其实是可行的!
光是前面的亲王,郡王,镇国将军,朝廷绝对是能供养的起的。
但是那些再往后的儿孙怎么办?
手心手背都是肉,那些都是咱的龙子龙孙,别说没钱用,就是给的少了,朱元璋都要心疼!
“好一个儿孙自有儿孙福!”
“刘伯温,咱问你。”
“这些宗亲,从小就养在深宫中,别说糊口的手艺,就是让他们去种地, 他们都种不明白!”
“你不给他们俸禄,让他们怎么活?”
面对发怒的朱元璋,刘伯温丝毫不惧,据理力争道:
“寻常百姓人家的孩子,尚且能够靠双手养活一家老小,难道陛下的龙子龙孙,还不如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吗?”
“你...”
刘伯温继续说道:
“陛下深知汉家江山来之不易,难道岂能因小失大?”
“一旦宗室俸禄超出朝廷承受范围,朝廷唯有加税,届时,又是另一个前元!”
“朝廷若是不理会,陛下的龙子龙孙,依旧无人供养,天家之间,必生嫌隙!”
听着刘伯温的话,朱元璋气得直磨牙!
这个老东西,说话向来直戳心窝子!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刘伯温的心思,朱元璋心知肚明,他不在意天下姓不姓朱,而是天下百姓能不能过的安稳。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对刘伯温这个态度的原因。
可以说在刘伯温心中,他的主子永远不是自己,而是天下百姓!
所以供养宗室在刘伯温看来,其实就跟在养猪没什么两样。
他这是在想着法儿的要害咱的龙子龙孙!
没了俸禄,他们还能活吗?
看着一言不发的朱元璋,刘伯温也不多说什么。
朱元璋的脾气,他太清楚了。
自己这个办法,他是绝对不会用的。
“臣的话说完了,陛下,臣告退!”
朱元璋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滚滚滚!”
当刘伯温路过前殿遇见马皇后时,感受到马皇后关切的眼光,刘伯温无奈地摇了摇头。
如今这位陛下,心中只有一个软肋。
那就是亲情,削减宗室俸禄,那就是在朱元璋的心口上动刀子。
没有万全的办法,他是不会答应的!
马皇后见状不由得叹了口气。
刘伯温的主意,她是知道的。
她觉得这确实是比较稳妥一些的办法了。
刘伯温走后,马皇后走到床边,一脸关切地问道:
“重八,我觉得刘伯温这个办法确实算是好的,你为何不用呢?”
朱元璋冷哼道:
“好个屁!”
“难道让咱的龙子龙孙,日后都去种田吗?”
“那咱还当这个皇帝干啥?”
闻言,马皇后不由得叹息一声。
其实她也有些于心不忍。
但是跟大明的存亡比起来,别说你的龙子龙孙去自力更生,就是让他们去战场杀敌,马皇后也是会答应的!
她轻柔的拉过朱元璋的手说道:
“我去找刘伯温的时候,他对我说,天下,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让你好好想想这话。”
朱元璋冷哼道:“咱就知道,他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问他也是白问!”
闻言,马皇后不由得叹息一声。
朱元璋对刘伯温的偏见,早在当年还是义军的时候就有,如今当了皇帝,反而更严重了!
君臣二人,可以说是互相看不顺眼。
...
...
东宫太子府。
朱樉几兄弟一大早就赶了过来。
手中一个个都捧着一沓宣纸。
这是昨日朱标让他们抄的书。
朱标随意的看了看,倒是都抄的挺认真。
“你们抄完之后,都有何感想?”
朱棣不情不愿地念道: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朱标不耐烦地打断他道:“孤是问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朱棣三人连忙回忆先生讲《劝学篇》时说的话。
“荀夫子是说,学业一道,当坚持不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番道理,其实也不仅仅只是用在治学上,治国,治政,同样适用!”
朱标缓缓说道:
“治国治政同样适用,削俸一事,亦是此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朝廷需要支应给宗室的俸禄同样是越积越多,不削?等着大明的财政被宗室拖垮吗?”
闻言,朱棣三人一阵错愕。
原来如此,就说大哥为何会突然就提出要削减宗室俸禄。
自己每年领多少俸禄,朝廷每年有多少收入,其实朱棣等人都心知肚明。
只是父皇非要给,他们自然不会傻乎乎的不要!
谁会嫌钱多呢?
虽然对于国库来说是大额支出。
但是他们都感觉,问题是不大的。
毕竟他们这才几个人?难道朝廷就养不起了?
只是他们忽略了自己后代也是要领朝廷俸禄的。
经过朱标这么一提醒。
兄弟三人登时便齐齐打了个冷战!
按照朱标所说,总有一天,大明的财政就会被他们这些宗亲拖垮。
到时候,大明亡国,他们这些当祖宗的,都是后代儿孙眼里的罪人!
念及此,朱棡小心翼翼的试探道:
“大哥,那父皇那边...”
朱标摆手道:“父皇那边,你们不用管,他答不答应,是他的事。”
“孤既然决定了,哪怕是父皇不做,日后,孤也是要做的。”
反正圣旨已经发下去了,系统奖励也已经到账了。
朱元璋答不答应,朱标倒还真不在意。
正如他与朱元璋说的那句话一样,你不削,日后我当了皇帝,自己来削!
有了这系统,自己有的是时间等。
前世朱标看过不少关于明朝的书,其中有穿越小说,也有史书。
所有人都直白表达的一件事,就是拖垮大明财政的,就是宗亲俸禄。
明末几十万的宗室,朝廷得有多少钱才能供养的起?
削藩一事,不仅仅要在兵权上做文章。
宗室俸禄,一样是重中之重!
三位藩王相视一眼,都从朱标话中听出了他的决心。
朱樉眼珠子滴溜溜一转。
话锋一转直接拍起了朱标的马屁!
“大哥圣明!”
“大哥说得对,这俸禄就得削!”
看着变脸如此之快的朱樉,朱标三人登时就愣了一下。
朱棣满脸黑线地问道:
“二哥,你这...”
“之前大哥说要削俸禄,反应最大的就是你!”
怎么现在就跟个狗腿似的开始拍大哥马屁了?
你这变脸也太快了!
9,
闻言,朱元璋一愣!
这话,刘伯温说出来。
他只会觉得是那老东西在跟自己掰扯大道理。
所以他本能的就有些排斥这种说法。
但是朱标说出来,那就不一样了,他不得不慎重思考。
“你的意思是,让老二老三他们跟那些官员一样,干活拿俸禄?”
朱标点头道:“正是如此,但又不同。”
朱元璋不耐烦道:“少跟咱打马虎眼,你到底是咋想的?”
朱标直接说道:“儿臣的意思是,宗亲的俸禄,还是要削的。”
朱元璋厉声喝道:“你是铁了心和你这些弟弟过不去了?”
“你不说出个所以然来,咱是不会答应的!”
看着暴怒的朱元璋,朱标忍不住白了他一眼道:
“你就不能听我把话说完吗?”
“都是当皇帝的人了,气性还这么大?”
听着儿子教训自己的话,朱元璋先是错愕,继而破口大骂。
“小兔崽子!你还教训起你老子来了?”
“那些娃子,都是咱身上掉下来的肉,咱能不心疼吗?”
“你要削他们的俸禄,除非咱死了!”
听着朱元璋的百般维护,朱棣等人不由得心里一暖。
谁说父皇眼里只有大哥的?
咱们这些兄弟虽然没有大哥这么受宠,依旧是父皇的儿子啊!
朱标生怕朱元璋气出个好歹来。
连忙给他倒了一杯茶。
“你先喝口茶,消消气。”
朱元璋接过朱标递过来的茶杯,猛然一把摔在地上。
“咱不喝!”
朱标没好气道:“你要是再这样,我就不说后面的打算了。”
朱樉也连忙劝道:“是啊父皇,你听大哥把话说完嘛。”
“听了之后,保证你拍手叫好!”
看着朱樉等人跟白捡了一个大便宜似的。
朱元璋本能地转头看向朱樉。
这些儿子们什么性子,他是一清二楚的。
尤其是老二,不给他俸禄,比要他命还让他难受。
标儿说取消宗室俸禄,他们一个个却比涨了俸禄还高兴。
这里面一定有猫腻。
他深呼吸一口气问道:
“标儿,你是有别的安排吧?”
朱标点头道:“儿臣的打算是,朝廷每年可以拿出财政收入的两成来给宗室进行年终激励!”
“但是这笔支出,分到每个宗室手中的多少,都不相同。”
“具体的分配,可以进行考察宗室封地内的民生情况,以及收税情况,来进行奖励。”
其实这个想法,朱标还是受到朱㭎那句话的启发。
将大明看做是一个集团公司,而这些宗室,就是大明集团的股东。
所谓的年终激励,其实就是给这些“股东”们的年底分红。
尽管已经知道了这个政策,但是当朱樉等人再次听到的时候,依旧难掩心中的激动!
朝廷一年两成的赋税啊!
这可比现在一年五万石的收入多多了!
而听完这项政策的朱元璋更是直接呆在了当场!
朝廷一年两成的赋税多吗?
很多了!
但是朝廷给得起吗?
当然给的起!
每年都给得起!
大明如今每年税收一千万两。
一千万两税收,军费,各地天灾人祸,每年要占五百万两。
给出两成给宗室,剩下三成朝廷留点余粮。
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宗室不会再来闹。
毕竟整个天下两成的收入都在他们手里,他们还能说啥。
如今的米价是一两银子两石。
折算下来,如今亲王的俸禄每年五万石,也就是相当于两万五千两白银。
但是一年税收的两成,那可是二百万两白银!
就算是分到他们兄弟十几人手上,那也是如今俸禄的将近十倍。
而且随着日后大明的财政收不断增高,给到他们手中的俸禄,也是越来越多。
朱元璋笑骂道:“难怪你们三个小兔崽子高兴成这样。”
但是这项政策真的可行吗?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可行!
相较于刘伯温给出的那种办法。
标儿的办法既保证了宗室的体面,又不至于让宗室的存在拖垮大明。
如此一对比,标儿的见识竟还在刘伯温之上!
简直就是完全性的碾压!
标儿的这项政策,朝廷这边,宗室那边,还有人口,竟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别看如今他们的俸禄这么高。
朱元璋斜瞥了一眼还以为捡了大便宜一般的三个儿子。
以后有了后人,有你们知道柴米贵的时候!
到时候,就算让你们多生孩子,你们都怕养不起!
作为直白观看了棋盘摆米的人。
朱元璋深知宗室俸禄的根源所在。
朝廷需要不断拿出数不尽的钱财去填宗室这个无底洞。
但是标儿的办法一出,这就不一样了!
在这个时候颁布,完全可以作为祖训!
大明世世代代供应给宗室的俸禄,就是一年税赋的两成,雷打不动!
后世哪个混账东西觉得钱不够用了,来找皇帝哭。
皇帝完全可以把他往宗庙里一关,什么时候想明白什么时候再放出来!
他不由得嘿嘿笑道:“标儿,好主意啊!”
“咱还以为...”
朱标笑问道:“以为什么?”
朱元璋收敛笑意道:“没什么,没什么。”
还以为你要不管你那些弟弟,让他们天天吃糠咽菜呢。
朱元璋直接拍桌子道:“咱决定了!”
“以后宗室成员的俸禄,就按照你这个政策来!”
“哎呀,标儿长大了,知道为咱分忧了,你以后,一定会是个好皇帝!”
“那父皇现在还要不要砍人了?”
朱元璋嘿嘿笑道:“不砍了,不砍了,这确实是个好事啊!”
听见这话,门外的王景弘长出一口气。
朱元璋仿佛是了却了什么心事一般,整个人放松地瘫坐在椅子上。
“咱就说嘛,你跟你这些弟弟还是很亲的。”
朱元璋话音刚落,朱樉就兴奋地点头道:
“那是,当年父皇整天打仗,那可都是大哥带着我们的!”
“我们对大哥,比对你还亲,我就一直坚信,大哥是不会亏待我们的!”
在场的三位藩王中。
就属朱樉最为激动!
那可是大明足足两成的赋税啊!
就算是他们兄弟十几个人分,依旧是现在俸禄的好几倍。
朱棣几人对钱倒是没什么概念。
但是朱樉有啊!
一晚上青楼就是几百两的挥霍!
现在猛然暴富,这得逛多少次青楼?
他一边美滋滋的想着,一边在朱标和朱元璋之间反复一会给朱标捏捏肩,一会给朱元璋捶捶腿,忙的不亦乐乎!
嘴里还不挺嚷嚷着大哥英明,父皇圣明之类的话。
朱棡简直都没眼看了!
“昨天是谁要喊着我一起去变卖家当来着?”
昨日得知朱标要削藩王俸禄的时候跟朱标诉苦无果,还被罚了抄书。
回到家朱樉就要拉着朱棡去变卖家当。
说是大哥不给活路,咱们自己给自己留活路。
听见这话,朱棣一脸懵逼。
“啥?”
昨天是他们三个一起在这的,但是朱棣回家就抄书去了。
感情你俩这是不管我的死活了?
万一大哥真的削了宗亲的俸禄。
你俩变卖了家当还是有钱,我就穷的叮当响了?
想到这里,朱棣当即抗议地喊道:
“二哥三哥,你俩太不讲义气了。”
朱元璋乐呵呵地看着他们兄弟三人互相拆台。
这不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日子吗?
子孙满堂,兄友弟恭。
又坐在太子府中父子几人闲聊了一会,朱元璋这才带着朱棣三人离去。
Qw�
奉天殿中。
朱元璋将李善长召了进来。
谈及此事,君臣两人看似是闲聊。
但是朱元璋言语之间却满是骄傲!
就像是孩子有了出息,在和旁人炫耀一般。
看着朱元璋无论如何都压不下去的上扬嘴角。
李善长也跟着笑道:
“太子殿下深谋远虑,眼光长远,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将来,必然又是一代圣君!”
朱元璋假装谦虚的摆摆手道:
“善长过誉了,为大明江山而谋,本就是这小子的分内事!”
“如今宗室俸禄一解决,等于了了咱一块心病啊!”
李善长跟随朱元璋多年,对他的性格可谓是了如指掌。
他越是如此,就越是证明他对朱元璋感到由衷的骄傲!
而李善长也不得不钦佩起朱元璋的手段来。
“太子殿下此举,不但能够解决朝廷供养宗室的问题。”
“同时,还将给宗室分配不均的矛盾,直接转移到了那些亲王的身上。”
“从此以后,宗室的俸禄跟朝廷就再无任何关系了!”
闻言,朱元璋脸上的笑容一凝。
这一点,他倒是没想到。
而他略一思索,也没明白李善长所指。
“你这是啥意思,快给咱说说!”
听见朱元璋催促,李善长不敢怠慢,一拱手答道:
“上位,您仔细想想,朝廷对于宗室俸禄,完全可以是公事公办的态度。”
“天下两成的赋税都给了你们,这已经不少了!”
“宗室那边自然挑不出理来。”
朱元璋点头道:“这个咱知道。”
“咱不明白的是,你为啥说矛盾转嫁到了亲王身上?”
略一思索,李善长小心想了想措辞。
“朝廷给的俸禄,是直接给到每脉宗室,而不是具体到每个人。”
“这么大一笔钱,怎么分配,就又是一个学问了。”
闻言,朱元璋恍然大悟,他猛然一拍脑门。
“对啊,咱咋就没想到?”
不当家,永远不知道一碗水端不平的道理。
如今当了皇帝,管的事多了。
朱元璋越来越明白一碗水如何端平的重要性,也知道这事基本上是做不到的。
朝廷直接向某个藩国给出一大笔钱。
这时候,分钱的就不是朝廷了。
而是这一脉宗室中最顶尖的亲王!
朝廷可以以公事公办的态度,按照各藩国的政绩来支配这两成财政收入。
但是宗室拿什么考核子孙呢?
如果平分,那出力多的人自然就有意见。
所以朱元璋这就相当于是留了个白,任由宗室亲王自由发挥。
反正这笔钱分不好,跟朝廷没有任何关系。
矛盾点直接从皇帝,转移到了亲王身上。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大业大的皇家更是如此。
而皇帝平时要处理的政务如此之多,那有时间去管你这些家长里短?
这样就算是日后宗室有意见,也不会烦到皇帝头上。
原来标儿的这个法子还有这一层意思。
倒是咱想的简单了。
朱元璋嘿嘿笑道:“这臭小子原来还有这么一层意思。”
“连他老子都藏着掖着,不像话!”
虽然是责备的语气。
但是落在李善长耳中。
则又是朱元璋对儿子的夸奖和自豪。
……
太子府中。
朱元璋又一次获得系统奖励的三年寿命。
他感受着四肢百骸传来的舒适感,忍不住握紧了拳头。
算下来,三道圣旨,已经给自己增加了三年寿命。
不止于此,还将朱元璋的体质改善的远超常人。
此刻的朱元璋只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头脑更是无比的清明。
“这万岁系统简直太好用了!”
朱元璋不由得赞叹一声。
但是当他目光看向门外时,顿时蹭的一下站了起来。
“卧槽,不好,雄英!”
朱元璋光顾着感受系统带来的奖励。
却把在外面玩耍的儿子忘得干干净净。
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的,朱雄英就没影了!
朱雄英虽然年仅两岁,但是已经能跑的十分稳当了。
对于这个未来会早夭的儿子。
自打朱雄英降生起。
朱元璋就格外重视,尤其是接触旁人这一块。
因为据传,朱雄英骑马之后摔下马来,被查出感染了天花而亡。
所以朱元璋生怕不知何人就将天花传染给了朱雄英。
而现在朱雄英还小,朱元璋尚未给他种下牛痘预防天花。
只能给他吃一些增强抵抗力的食物来简单预防。
现在朱雄英消失在他视线中,朱元璋顿时急了!
“来人,皇长孙呢?!”
随着朱元璋一声断喝。
太子府的内官连忙跑来。
“回太子殿下,小殿下说是要去御马场。”
闻言,朱元璋心里咯噔一声!
马!
朱元璋顿时慌了!
连忙赶去御马场!
...
...
当朱元璋赶到御马场时,看到被吕氏牵着的朱雄英,这才长处一口气!
看到朱元璋过来,吕氏连忙牵着朱雄英过来行礼。
“见过太子殿下!”
朱雄英也有模有样地行了一礼。
“见过爹爹!”
朱元璋一把将朱雄英抱了起来,看向吕氏没好气的说道:
“不好好养胎,来这里做什么?”
对于这个媳妇,朱元璋本能的有些厌弃。
因为据传,朱雄英之所以会感染天花,或许就是吕氏在为还未降生的朱允炆扫清障碍。
就算不是如此,就凭她能生出朱允炆那样的逆子,朱元璋就有意无意的疏远了吕氏。
再加上朱元璋娶吕氏,本就是政治联姻。
吕氏的家主吕本,本就是江南士族中的庞然大物。
更是前元旧臣。
朱元璋让朱元璋娶了常氏,其实一方面是为了稳住江南士族,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安抚那些前元旧臣!
所以朱元璋对她,更是没有感情可言!
吕氏施施然道:
“回太子殿下,是小殿下说要看骑马,臣妾便带他来了御马场。”
朱元璋微微皱眉。
“日后不许带雄英来这种地方!”
随后,他吩咐向身后的太子府内官道:
“传令下去,日后谁都不许带皇长孙骑马!”
太子府内官李桓伺候朱元璋多年,还从未见过朱元璋如此严厉,甚至眼神中隐隐都带有了杀意!
连吕氏都被吓得不知所措!
而朱元璋接下来对朱雄英说的话,更是让吕氏如坠冰窟!
“雄英,日后,不许你骑马!”
“谁要是说教你骑马,不需禀报,拖出去!砍了!”
他眼神冰冷地看向李桓道:
“听到没有?!”
“奴婢遵命!”
听见这话,李桓和吕氏吓得浑身发抖。
一个连忙逃也似的去传令,另一个则是连忙请罪。
“太子殿下,臣妾,臣妾知错,还请太子殿下责罚!”
而朱元璋怀里的朱雄英更是被吓得瘪着小嘴,想哭不敢哭!
朱元璋对此不置一词,语气冷淡道:
“这段时间,好好在东宫养胎,莫要乱跑了!”
吕氏浑身打了个冷战。
“臣妾遵命!”
B+hX����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