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傅小官董书兰的现代都市小说《文章精选阅读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由网络作家“堵上西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拉,骄傲的说道。一行并没有在集镇住下,而是去了南边,那是一处背山面水的别墅。“这是当年你娘所建,她说这里风光甚好,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下村有我们家最大的粮仓,还有我们家另外的那产业,酒坊。”远望去傅小官只觉得这处院落占地宽阔,待过了那河流,离得近了,才觉得这院落居然颇为雄伟。一道暗红的高墙将之围住,高墙上有瞭望塔有箭楼,还有人在其间往来......
《文章精选阅读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精彩片段
傅小官很是一惊,拿着册子并未翻开,问道:“如果那小妞……那贵人直接找你,如何应对?”
傅大官淡然一笑,“所以,为父得出来躲一躲。这种破事,别人喜欢,你爹我却没那心思。”
他舒展了一下身子,眉宇间微微有些凝重,“天下粮仓在江南,江南之地土地肥沃气候极佳,自虞朝始建,江南之地便实现了稻麦轮种,其中稻一年两熟,其单产虽然未及江北一熟,可总产却高了六七成。”
“此次贵人来临江,欲纳临江粮商入皇商……此事,恐怕与北方战事有关。”
傅小官初临,这身体此前的记忆里却没有这些信息,他问道:“北方有战事?”
“未起,北方荒人原本居于马上,游牧于千里草原。自虞朝泰和三年之后,却定居了下来——就是雁山关以北,距今数十年,据游商所言,那方已经形成了都市,荒人称之为上都,为荒国之国都。”
“雁山关以北曾有数处我汉人聚集之地,原本是汉人与荒人通商之用,但随着荒人的定居,这些商贸之处却尽皆毁了——荒人野蛮,不事耕种,独喜劫掠。泰和十三年,荒人曾经南下,破了雁山关,一路烧杀抢掠兵临大虞北地雄城忻州城,被在此严阵以待的镇西大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所败。”
“镇北大将军彭屠击溃荒人之后,挥师北上,于千里草原追杀荒人三载,直至当初的荒人首领拓跋布上了降书,尊我大虞为父,承诺永不犯边,彭大将军才收兵南归,自此后,荒人倒也老实了,两朝相安数十年。”
“而今……有传言说荒人又蠢蠢欲动,还有传言说,荒人已停止纳贡两年,这怕是又要打仗了。”
傅大官捋了捋短须,笑道:“这不关我们的事,荒人如土鸡瓦狗,我大虞天兵所至,便若摧枯拉朽。但打仗这种事情却极为耗粮,我朝这么些年来虽然与南边的武朝东边的夷国西边的樊国偶有争端,却无大的战事,国库自当充盈,贵人此行,不过是防患于未然而已。若成,当然是贵人之能力,若不成,谁会和一个刚刚及笄的女子计较。”
所言有理。
傅小官对这个世界尚无认识,对此便没有再加理会,便低头翻开了手中的小册子。
这就是地主家所统计的田地,以及这些田地现在所负责耕种的佃户。
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名字,看得傅小官头皮发麻,但他还是看了下去,毕竟……这些田产和这些田产上的人,以后都是自己的!
车队早已出了临江城,行走在并不宽敞也并不平坦的土路上,傅小官抬头视线投向窗外,便看见近处的稻田里农人正在忙碌着插秧,而稍远处地势略高的地里,麦穗已经泛黄,有风起,麦浪轻卷,肆意并惬意的舒展,正是一副美丽的画卷。
……
车队每经过一个小村庄都会停下,傅大官带着傅小官便会去村子里坐坐,和族长聊聊今年的收成,顺便送去一些过节的物品,比如粽子,比如一刀猪肉,比如一篮糖果等等。
傅小官一路跟着,面带微笑,并未插话,静静的听着,父亲向族长介绍时候他才站起,并很是恭敬的向对方问好。
这让许多人包括随行的易雨和诸多护院很是惊讶,而这些族长们虽然对少东家的行事作风早有耳闻,此刻见得,却觉得果然是耳听为虚。
老东家是极为不错的东家,少东家至少看上去也很不错,对于这些族长们而言,这就很不错了。
毕竟这些或大或小的村子都是依附于傅家生存,如此看来,这日子今后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一路前行,日已中天,车队在一处山谷中停歇了下来。
有护院在溪边埋锅造饭,傅小官来到溪边洗了一把脸。
风从谷中而过,带着清凉,便消去了这微微的暑意。
有下人从马车里搬来两把凉椅,父子俩并肩而坐,面水。
“为什么不在村子里吃饭?”
“毕竟身份有别,另外嘛,那些吃食……真的不太好吃。”
傅小官脑海里掠过那些村子的画面。
有衣衫褴褛的小儿远远的躲在草屋的一角偷偷的看着他们,有佝偻的老人坐在土墙下捉着虱子晒着太阳。
除了刚进村时的那一阵犬吠,余下的时间显得很是安静——村子里除了老幼便没有什么人,能够劳作的人都在田间地里。
这是他们生存所依,没有什么事比农忙更重要,至于端午……如果食不果腹,何来端午。
“他们过得有些苦。”
傅大官转头看了一眼傅小官,有些不明白。
“地之所产,佃户占两成,官府赋税三成,我傅家仅剩五成……何来苦之一说?傅家比之其余地主,已经多分给了佃户半成,他们精心耕种,悉心劳作,至少衣食无忧。”
对于这个问题傅小官没有和傅大官争辩,毕竟他是外来者,也不清楚究竟这两成是多少粮食。
“我只是有感而言,随意说说。”
“同情这种情绪可以有,但不可过,儿啊,我们毕竟是地主,田地是我们花了真金白银买来的,和做生意没有区别,投入了就应该有收获,我们不是善人,但若遇灾年,我们还是会做些善事的,但而今年份不错,他们能够多收个三五斗,我们也才能够多收那么三五斗。”
傅小官点了点头。
他起身活动着筋骨,却忽然站定,望向稍远处的山坡。
山坡上树木稀稀落落,便看见两个人影飞奔,便听见叮叮当当一阵金铁交鸣声传来。
距离有些远,声音毕竟轻。
有护院也注意到了那处的打斗,便提着刀守在了大小地主的身边。
傅小官惊诧的张了张嘴,看见那飞来荡去的两个人影和映着日光闪烁的刀剑愣了数息。
“那是?”
护卫首领张铁驴有些紧张,他盯着那处打斗,回道:“那是绿林强人,少爷安心,我等人多,定护得老爷少爷周全。”
山腰那两人没有在乎谷中的一行,前面一人似乎中了一剑,提刀便跑。后面那应该是个女人,因为穿着一身绿衣。傅小官看见她提剑就追,纵横间便消失于山野。
张铁驴放下心来,拱手对傅小官说道:“强人已去,当是江湖恩怨。”
傅小官想的却是那武功,轻功啊,真的能飞的那种!
哪怕他前世身手极为厉害,但轻功这玩意儿确确实实存在于传说之中。
而今看来,这个世界是有的。
有趣。
这是路途中一个意外的插曲,傅大官对绿林之事所知有限,用傅大官的话说……我们与他们,除非世道变了,否则不会有什么交集,最好也不要有交集。
但傅小官却对这事上了心,无它,就是想学学轻功——那飞一般的感觉。
饭后启程,一路照旧。
行路时看那些小册子,到了村子问候一下族长村民送上一点心意,以表示东家对佃户的关心。
至傍晚,车队来到了此行目前最大的一个集镇,下村。
“这整个集镇都是我们家的!”
傅大官对着前方一划拉,骄傲的说道。
一行并没有在集镇住下,而是去了南边,那是一处背山面水的别墅。
“这是当年你娘所建,她说这里风光甚好,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下村有我们家最大的粮仓,还有我们家另外的那产业,酒坊。”
远望去傅小官只觉得这处院落占地宽阔,待过了那河流,离得近了,才觉得这院落居然颇为雄伟。
一道暗红的高墙将之围住,高墙上有瞭望塔有箭楼,还有人在其间往来巡逻。
“此别院你娘命名为西山别院,粮仓和酒坊都在里面,驻护卫三百——这三百护卫可都是军伍退役之人,首领白玉莲,曾经在东部边军服役,官至骁骑尉,于宣历五年退役。”
“女的?”
傅大官摇了摇头,“男人。”
“据说……这个白玉莲武艺高强,师从刀山——南刀山北剑林,好像他们是这么说的,我曾问过,白玉莲未曾回答,此人,脾气有些怪异,但忠心倒是无须质疑。”
傅小官对这个叫白玉莲的男人产生了兴趣,其一是这个名字,其二,是他会武功。
一行人进了西山别院的大门,早有此间的管家迎来,将傅大官和傅小官带去了内院。
外院和内院之间颇为开阔,有护院以十人为伍次序井然的行走巡逻,显然并没有因为家主不在此地而松懈。
内院却另有一番天地,亭台楼阁,小桥回廊,有溪流淙淙,有四溢花香。
此间,便是西山别院的家主居所。
傅小官没有见到白玉莲。
管家张策说,他应该在酒坊。
安顿下来用过晚饭已是亥时。
傅小官站在二楼依着围栏迎着清凉夜风看着这处巨大的别院,想着这若是在前世……该值多少钱?
哑然一笑。
抬首,新月悬于天穹,装点星光无数。
低头,一盏灯笼在一飞檐间亮起。
一个人坐在飞檐之上,手里拎着一壶酒,也望着天上的月亮。
就像一匹……孤独的狼。
大雨倾盆,有雷声阵阵。
这才申时,天色却已经暗如黑夜。
傅大官的闺房里已亮起了灯,她静坐于窗前,手里拿着一封信和一叠书稿。
她的脸上荡漾起一抹笑容,捋了捋耳际的发丝,有些忐忑的将信打开来。
果然是他所写的,因为这字天下独一无二。
“董姑娘
见信好!
我不知道多久你能收到这封信,想来临江距上京路途遥远,心里担心那些酒可别一路颠簸坏了。
六月初一,也就是我给你寄出这封信的当天,十八里巷子人山人海,只为买到香泉和天醇这两种酒。
那场面不是我亲眼所见,因为我并没有去,倒不是因为繁忙,而是我知道这两种酒一定很好卖。”
这人脸皮还挺厚的,傅大官轻咬嘴唇心里想着。
“幸亏我提前将要送你的酒拿回了家,否则,你估计得等后面一批了,这是诚信问题,既然我答应了你,肯定就会做到。”
算你还有点良心。
“你说我这字得要多练练,我想了想,觉得你说的对,所以就干脆写了点东西,你姑且认为是小说,当然是我瞎编的,不过我觉得故事还可以,完成了六个章回,顺便也寄给你看看,不是要你提什么意见,主要是练字,我觉得这字稍好了一些。”
这人还写起书来了?
“我爹来了,就写到这吧,怕他进来看见,以为我和你在谈恋爱产生了误会。”
“傅小官,六月初一。”
傅大官的脸顿时红了,这人,哪有这样说话的,如果不是了解他,只怕又会以为这人轻佻了。
她羞怯的将信收起,稳了稳神,这才将那一包书稿打开,上面有单独的一张纸,写着几个大字:此为原稿,看后退回!
她顿时笑了起来,这人真有趣得很,谁还给你烧了不成。
且看看这人写的是什么文章。
红楼一梦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远古时候,天崩地裂,混沌初开……女娲补天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彩色石头,剩下了一块没有用,被遗弃在青埂峰下……”
故事就是这么开始,这一开始便无法停下,傅大官的心神很快便沉了进去,并再也无法自拔。
一回看完,她抬眼眺望窗外,闪电撕裂天穹,居然那样美丽。
她想要喝酒,于是起身将那箱子打开,红色的瓶身描绘着金黄色的兰,很是漂亮。瓶身上写着八个大字:稀世珍酿,西山天醇,下面是几个小字:四十二度。
她想起这人那晚去临江书院求了秦爷爷的墨宝,便是这些字。
将那瓶塞打开,一股酒香扑鼻。
她拿着酒瓶坐在了书桌前,一边喝酒一边看书,浑然没有注意九公主虞问筠此刻在小旗的带领下走了进来,就站在她的身后。
……
临江月朗星稀,一盏灯笼挂在榕树上,傅小官坐在树下,手里也拿着一封信。
这是傅大官的来信,信纸上有幽香萦鼻。
“傅公子
见信好!
临江一别转眼便是多日,不知傅公子是否又有佳作传世。
西山琼浆我已送去了宫里,宫里对此酒很满意,长公主吩咐我问问你,此酒作价几何?宫里的意思是价格如果可以,这酒就列为皇室贡品,那么此酒公子就不要在外间售卖了。
对于格物我是不懂的,但对你所提起的香皂香水等物我很有兴趣,我想着你这些产品做出来,总是要售卖的,不知道傅公子有没有计划入金陵,毕竟上京这处的市场比之临江大了许多。
如果公子有意入京,我倒是可以帮上一点小忙。当然,这是公子所要决定之事,我仅是建议。”
“听闻九公主殿下去了临江,我有些担心。我回金陵之后与她说起过你的事,我没料到她会对你的事上心,这怨我,如果她有做出对你不利的事,还请你担待一二。”
“你送我的那首词我很喜欢,从未曾给别人看过。”
“今日与我大哥对弈,我走了神,也知道了你曾和秦爷爷说过的那句话要入圣学,这很好,我听闻很欢喜。”
“我大哥又来了,就写到这里,怕他进来看见,误会便更深了。”
“书兰于六月初一。”
傅小官笑了起来,这封信的前面挺正常的,但后面却写的有些乱。
金陵肯定是要去的,但不是现在,现在的重心在临江,更准确的说在下村。
至于九公主殿下来了临江,他是没有上心的,毕竟那是公主殿下,他不过一介草民,彼此相去甚远。
只是这殿下对自己上了心……如果殿下召唤,那就肯定得去,到时候再看吧。
将信收好,傅小官盘膝而坐,继续他的练功之旅。
……
“这就是他所著的书?”虞问筠也拧着一瓶酒,自然是那箱子里取的天醇。
傅大官瞪了虞问筠一眼,心想这么大的雨,你来干啥?
两人自幼一起长大,在私下里都颇为随意,虞问筠也不客气的瞪了傅大官一眼,又道:“你以为你不说我就不知道这是他写的?就他那破字,这世上就没第二人。”
傅大官倒是有些诧异,问道:“你见过他写的字?”
虞问筠从袖子里摸出了一张纸,丢给了傅大官。
“自己看去。”
这正是傅小官所作的那首诗。
醉今宵
今夜星辰今夜风,画楼西畔上林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傅大官芳心乱颤,满眼桃花。
“他……写得真好!”
“看你那花痴的模样。”虞问筠拧着瓶子喝了一口,一声叹息,望着窗外,“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他说,这就是写与你的。”
“啊……当真?”
“我还骗你不成,他人没去,诗是他那丫环带去的,第二天我去见过他了,不过他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没有问起我的名字,他也不知道我是谁。”
“那殿下以为,他这人究竟如何?”
“呵呵,还给我正经起来了,想听实话?”
“嗯。”
“我若下手给你抢了,你会不会埋怨我啊?”
“看把你吓的,不过……我觉得你俩这事麻烦不小!”
虞问筠坐于窗前,任由江风拂面。
细细回想上次临江之行,本意是出来玩耍一番,也顺便为书兰瞧瞧那个叫傅小官的少年。
听过了他的很多故事。
原本临江一纨绔,因轻薄书兰而被打,甚至还留下了脑疾这么个毛病,却因此而开了窍,变了一个人。
为了考校他的才学,自己举办了上林洲诗会,这人却没有来,而是派了个丫头送了一首诗过来。
说不上不敬,但那时自己的心里是不欢喜的,虽然没有亮明公主的身份,可亲王府的面子也放上去了呀。
然而那首诗的出现却将自己的那些不欢喜一扫而空,那是多么惊艳的一首诗啊!
那么,那会是多么惊艳的一个人呢?
这便有了第二天她亲自去了傅府,然后见到了那个人。
一脸阳光,颇为帅气,整个人给她第一眼的感觉便是干净、恬淡,舒心。
他就坐在那棵树下,随意的煮着一壶茶,随意的请他们入座,随意的说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切让她很舒服,没有上京那些少年身上的故作姿态,也没有礼仪枷锁,一切随心,便是淡定从容。
而今想来,这便是平等了。
就像他见那位匠人一样,在他的眼里,自己或者世子与那匠人并无二致,无高低贵贱之分,也无阶级门户之别。
这便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人,虞问筠无法为傅小官定义,就是觉得此人和她所接触的所有人都不一样。
他酿出了可以媲美添香的酒,这本不算得什么,但他写出了令上京疯狂的书——至此,虞问筠才知道自己临江一行对这少年之所见,不过冰山一角。
难怪书兰总是会说那人真的很有趣——虞问筠对这有趣一词的理解是,每每能出人意料,处处有惊喜,天天有新意,大致如此,那人也确实如此。
那么,自己究竟是不是喜欢他呢?
虞问筠无法回答。
如果自己真的喜欢上了他,求父皇一道旨意很容易,但书兰岂不是会恨我一辈子!
一声叹息,终究心有灵犀一点通之人是董书兰,那便放弃。
尚贵妃看了看女儿的神色,皱起了眉头,似乎一切并不是如自己所想象的那般。
她以为上次临江之行女儿是看上了傅小官,虽然这傅家是商贾之家,但对于皇室而言,根本不会在乎你是什么家。
你再大的地主,也是皇家的佃户,你再多的银钱,也比不过皇室的内库。
所以身份不是问题。
而傅小官之名已传遍上京,就连国子监祭酒上官文修对此人也是大加赞赏。
其一是他的那句入了圣学的言语,其二便是他所著之红楼一梦一书。
这少年没有功名,却有才学,正是女儿的良配,所以她没有反对在临江暂留,她想要看看傅小官的品貌。
而现在看女儿之神色,似乎其中另有隐情,难不成那小子还看不上自己的女儿了?
上京三美,董书兰,虞问筠,燕小楼。抛开九公主这一身份,对于女儿的容貌才学尚贵妃是充满绝对自信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待到了临江,且先看看再说。
……
楼船于申时抵达上林洲,停靠在了此处亲王府独有的码头。
闲亲王带着一家子和秦老以及知州刘之栋等人早已在此迎接。
众人见礼,闲亲王领路,将尚贵妃和九公主引至江边一处新院。
“年初便听闻娘娘计划回乡省亲,便建了这处院子供娘娘歇脚,娘娘瞧瞧可还满意?”
尚贵妃亲切一笑,对闲亲王说道:“你怎如此客气起来了?可还记得我当年来临江,那诗会也是在你这上林洲举办的呢,都是一家人,万万不可生疏了。”
“那时的娘娘还是齐州第一才女,现在的娘娘可是尚贵妃,臣不敢逾矩。”
尚贵妃没有再纠结此事,只是觉得数年过去,物是人非。
她和秦老彼此见了礼,问道:“听说秦老您在这结交一名小友叫什么来着?”
“回娘娘,他叫傅小官。”
“哦,对,写红楼一梦的傅小官。秦老慧眼如炬,此子极有才学,连陛下也极为赞赏,能否请这人前来,让本宫瞧瞧。”
刘之栋心里一惊,这傅家小子的名字已上达天听了?
秦秉中回道:“这是我这小友的福分,他可不知道娘娘前来临江,也正好才从下村回来,倒是遇见了机缘。”
随后秦秉中叫来祝语,拿了他的名帖去傅府请了傅小官。
当傅小官赶来上林洲时,此处院子里正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他整理了一下衣袍,就这样上了二楼。
于是,所有的视线便落在了傅小官的身上。
傅小官径直而行,在中间站定,对居于上首头戴凤冠身穿明黄凤袍的尚贵妃恭敬的行了一礼,言道:“小民傅小官,拜见贵妃娘娘。”
“你且抬起头来。”
“嗯,不错,去那边坐下。”
傅小官退到最后一张椅子处坐下,这才看见尚贵妃身边坐着的那个女子。
那女子也看着他,四目相对,傅小官便笑了起来。
他朝那女子眨了眨眼,那女子也向他眨了眨眼,傅小官觉得颇为有趣,想着这女子的身份应该很高,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千金。
虞问筠也觉得这人果然有趣,居然向她眨眼睛。
这些小动作没有逃过尚贵妃的法眼,她依然在和众人聊天,心里想的却是女儿竟然与这混小子认识,而他居然敢在我的眼皮底下挑逗我的女儿!
一个念头便在尚贵妃的脑海中升起,她决定考教一下这少年,于是她看向了傅小官,说道:“红楼一梦你写的很好,这便是才学。这处院落新建,本宫刚看了看,缺了一副对联,你能为本宫写一副吗?”
傅小官原本还在寻思怎么才能把那女子给叫出去聊聊天——这里聊天的氛围太过正式,看起来随意,但言行间却根本无法放开,他不太习惯这样的场合,却没料到这尚贵妃忽然不知道哪根筋短了路,居然要他写对联!
尚贵妃的题已经出了,虞问筠抿嘴儿直笑,希望他此刻能够有灵光一现。
其余诸人也都看向了傅小官,想着这么突然的一个对联,可是不太好写的,且看看他如何应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