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地下不足五十公分的水泥圆筒,因为泉水与岁月的滋养已经完全失去了水泥的观感,通体发暗黑色,上面又长满了绿色的水藓。
水泥筒的下端就是泉眼,整个内壁灌满了水,然后从上端一侧流出,汇集成一条清澈的小溪,泉水晶莹剔透,冬暖夏凉,甘甜可口,常生喝了一口,哇!
好凉!
然后把小手伸进了泉水里。
1,2,3,4!
还没有到五秒,常生就拔出了手,已经冻得通红。
要知道,这可是炎热的夏季,而且泉水会在整个夏季的白昼与黑夜保持恒温!
很玄幻么?
可是那确实是真实的,听说后来有人来考察过这口泉水,但是因为水质过硬和出水量过少就没了下文,还好是被嫌弃了,不然这里可就要遭殃了。
这口泉水有保质期,而且时间很短,听大人们说当时大舅爷病入膏肓的时候在县城住院,就想喝一口小泉水,可是当水被用保温瓶送到县城,味道就变了。
小泉水在往南,就是小前坎,六七米的地域高差,上面是一大片平段旱田,然后就是大山了。
站在小前坎上面,俯瞰村庄,窸窸窣窣炊烟袅袅。
仰望大山,绵延起伏,郁郁葱葱。
常生那个时候还不懂用多么复杂的眼光去欣赏这份自然,只知道内心很舒服,这才是他心中生活环境的白月光。
没过几天,常生就被安排去上学了,小学在隔壁的主村旁边,上学要穿过片旱田,一段自然地带小平原,一条大河,然后就到了学校。
村级小学有三排平房子,形成一个门字框,中间的场地是花园区,再往外就是一个沙土地的大操场了。
两排对着的房子是教室,从一年级到六年级。
横着的那一排是教室办公室,校长室,自然教室,体育室库房,守校门卫。
常生被第一次带到教室的时候,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常生。
一个不管是从语言,举止,穿着,甚至面容的颜色都有些不同的新生,自然会受到嫉妒跟排挤,所以刚开始的一个阶段,常生经常会受到排挤,偶尔还会遭到欺负。
不过还好,同学们后来也接纳了这个说话文绉绉,皮肤白白净净的小孩,因为,他很快就变得跟他们一样了。
上学的路上会路过一些小溪水跟小水潭,小水潭里有林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