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程吟玉顾行舟的其他类型小说《缠绵入骨:冷戾王爷的心尖宠儿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檀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皇帝弱冠之年登基,如今年逾五十,三年一次选秀从来没有落下过。后宫里的女人死的死、疯的疯,却又不断充盈,如今有位分的妃子,至少得有二百人。若只是随口一说便也算了,但是顾行舟知道父皇做得出这种事。甚少有人知晓,五年前盛宠一时的清昭仪是曾经的端王妃。端亲王与王妃琴瑟和鸣,一直在封地生活,只因一次中秋宫宴,皇帝对前来赴宴的端王妃一见钟情,当晚便设计宠幸。端王妃没了活下去的念头,皇帝便拿端亲王要挟,让她入宫为妃,屈辱地活了两个月。后来她才知晓,中秋那晚,端亲王连同王府的所有子嗣便被赐死了。皇帝杀手足,如碾死一只蚂蚁一般简单,风过了无痕。回想起这件旧事,顾行舟藏在袖中的手紧握成拳。听闻端王妃异常妩媚,举手投足之间皆是成熟风韵,而程吟玉同样长相娇...
《缠绵入骨:冷戾王爷的心尖宠儿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皇帝弱冠之年登基,如今年逾五十,三年一次选秀从来没有落下过。
后宫里的女人死的死、疯的疯,却又不断充盈,如今有位分的妃子,至少得有二百人。
若只是随口一说便也算了,但是顾行舟知道父皇做得出这种事。
甚少有人知晓,五年前盛宠一时的清昭仪是曾经的端王妃。
端亲王与王妃琴瑟和鸣,一直在封地生活,只因一次中秋宫宴,皇帝对前来赴宴的端王妃一见钟情,当晚便设计宠幸。
端王妃没了活下去的念头,皇帝便拿端亲王要挟,让她入宫为妃,屈辱地活了两个月。
后来她才知晓,中秋那晚,端亲王连同王府的所有子嗣便被赐死了。
皇帝杀手足,如碾死一只蚂蚁一般简单,风过了无痕。
回想起这件旧事,顾行舟藏在袖中的手紧握成拳。
听闻端王妃异常妩媚,举手投足之间皆是成熟风韵,而程吟玉同样长相娇媚,只是年纪小一些,但年纪小对男人来说又不是坏事。
他有预感,只要父皇见到程吟玉,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抢过来。
他盯着明黄龙袍的一角,双手紧握成拳,他绝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若是连自己的女人都护不住,日后如何坐上九五之尊的位置?
“回禀父皇,”顾行舟缓缓开口,“一个妓子罢了,恐污了父皇的眼睛,等她凭自己的本事坐上侧妃的位置,再来拜见父皇也不迟。”
程吟玉永远不会有做侧妃的这一天,所以,她也永远不会过来拜见皇帝。
皇帝像听到了什么笑话,哈哈大笑着反问:“侧妃?”
顾行舟神色不变:“正是。”
“就算你允许她做侧妃,朕也不会允许,”皇帝冷哼一声,“你这是不准备让朕见她了?”
越是藏着掖着,越是好奇。
顾行舟自然知晓这一点,恭敬道:“父皇想见她,是她的荣幸,只是皇宫庄严,父皇是真龙天子,她出身烟花柳巷之地,怕是要吓到走不动路。”
皇帝陷入沉思。
顾行舟即可提出解决办法,拱手道:“儿臣斗胆请父皇移驾曲江别院。”
见他这样说,皇帝顿时失了兴致,虽然对那花魁感兴趣,但是为了一个妓子出宫,倒也不至于。
“算了,朕也就是随口说说,”皇帝摆摆手,“但是罚不可免,就罚你二十鞭吧,长个记性。”
顾行舟骤然松了口气,沉声应是。
走出含凉殿,被穿堂风一吹,他这才发觉自己背后出了许多汗。
伴君如伴虎,就算他是皇帝的儿子也不例外。
挨了二十鞭刑后,后背上已然不能看了。
深蓝色锦袍被抽烂,一条条触目惊心的鞭痕附着在后背上,隐隐渗血。
顾行舟没让任何人搀扶,咬牙起身,慢慢走出皇宫。
沉霄早已准备好了马车,顾行舟艰难地走上去,吩咐道:“回府。”
“王爷,先去趟医馆吧。”沉霄试着提议。
顾行舟瞥他一眼:“本王不想重复第二遍。”
沉霄默默闭嘴,但是又不太确定回哪个府,他倾向于秦王府,但是近日去曲江别院去得勤,他真拿不准主意。
斟酌一番,他还是小心翼翼地问了出来。
正闭目养神的顾行舟睁开眼睛,淡声说道:“王府。”
这几日,他定然不能去曲江别院了。
沉霄赶紧让车夫出发,忽而又听到王爷问:“别院的事情安排好了?”
“是,增派了五十侍卫,轮流换岗,领头侍卫也换了。”
顾行舟便放心了,又道:“派人过去说一声,本王这几日不去……算了。”
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为何要跟她报备?多此一举。
沉霄挠挠头,很不理解,向来果决的王爷怎么忽然变得优柔寡断了?
曲江别院内。
用过晚膳,程吟玉在院子里散步,不时有巡逻侍卫经过。
青荷笑道:“王爷定然是增派了人手,以前侍卫可没有这么多。”
程吟玉的心也稳了两分:“这么多侍卫,谅齐王也不敢乱来了。”
青荷安抚她道:“听说齐王殿下被皇上禁足三个月,细细算来,中秋之后才能放出来呢。”
“真的?”
程吟玉的欢喜之色溢于言表,天知道齐王过来的时候她有多害怕,一时忧心侍卫不尽责,一时又忧心王爷不能及时赶来。
但是若是因为这等小事,应该不至于禁足三个月。
丹樱解释道:“齐王殿下昨日归京,按理应先进宫面见圣上,但他却与一干人等饮酒作乐,今日才醉醺醺地进宫,说错了话,皇上大怒,这才禁足两个月。”
程吟玉问:“不是三个月吗?”
“今日王爷进宫,不知与皇上说了什么,又加了一个月。”
丹樱顿了下,又说:“王爷也挨了二十鞭,大抵是因为私自离开军营才罚的。”
程吟玉的心便是一沉,离开军营是因为她,挨罚也是因为她……
不过想起晌午的那番荒唐,她轻舒一口气,王爷应当没有怪她。
走着走着,经过一片梅树。
程吟玉好奇地问:“这是什么梅?”
丹樱道:“听说是绿梅。”
程吟玉还没见过绿梅,不由得心生向往。只是如今才五月初,离冬日还远着呢。
青荷也分外可惜道:“到了冬天,夫人可能也见不到。”
程吟玉奇怪地问:“为何?这花开不了?”
青荷神秘一笑:“自然不是,夫人再猜猜。”
“难道……这不是绿梅?”
没想到她还是摇头。
程吟玉心里像猫抓似的,故作生气道:“你再不说,我可要罚你月钱了。”
青荷笑眯眯道:“等到了冬日,夫人可能就进王府了,常伴王爷身侧!”
程吟玉愣了下,若是往常,她定会反驳,觉得就这样过一辈子挺好的。
原本她一直想着攒钱赎身,便是想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如今已经实现了,虽然附加了一条伺候王爷,但她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有得必有失。
可是,别院毕竟不比王府安全,若是有人有备而来,王爷又远在军营或皇宫,不能及时赶来,她定会被人掳去。
程吟玉望着那片绿梅,轻声说:“承你吉言。”
这样想着,她提着裙子快步往前走,迈过门槛、走下台阶,—步也不迟疑。
丹樱和青荷惊呼道:“夫人慢些!”
程吟玉—点也慢不了,好不容易才出府,这—趟不知什么时候就结束了,她必须抓紧时间。
踩着轿凳上了马车,她掀开帘子,正要钻进去,忽的瞧见里头坐着的人不是王爷。
这个男人头戴玉冠,身着—袭靛蓝色祥云纹圆领锦袍,比王爷清瘦许多,瞧着是个颇为俊秀的年轻男人。
程吟玉顿时心里—慌,忆起那日闯院的齐王来。
齐王应当还在禁足,这个年纪也不大像齐王,可万—这是齐王的手下或是别的什么坏人……
趁着男人还没什么动作,她稳住心神,立刻便要退出去。
却听他小声开口:“嫂嫂,我、我六哥有事绊住了,让我来接你。”
顿了顿,他委屈地补充—句:“我不是坏人。”
程吟玉并不敢信,快速地下了马车。
青荷拦在她面前,丹樱让门口的侍卫过来。
因着出过齐王的事情,众人都严阵以待。
王爷对这位外室夫人的宠爱显而易见,若是出了事,他们只会死得很惨。
那人—见这个阵势,顿时慌了,讷讷道:“那就等我六哥过来再说吧,总之我不是坏人。”
领头侍卫上下打量他—番。
虽穿着锦衣华服,但他瞧着实在不像是位皇子,畏畏缩缩,胆怯不安,长相也有些偏姑娘家的媚气。
于是便扬声问道:“你可有什么能证明身份的东西?”
“我、我没有,”那人小声说,“六哥被父皇传召,走得急,只说让我过来接嫂嫂……”
程吟玉被他的称呼弄得—愣,嫂嫂?
她—个外室,居然也配得上这样的称呼。
不过她倒是对他多了两分好感,再—细想,皇帝第七子,约莫就是十七八岁的年纪。
听说这位七皇子在—众皇子里的出身是最低的,母妃是位宫女,怀上皇嗣的手段不甚光彩,生下七皇子后便难产而亡了。
若果真是这样,七皇子能养成这副卑微的性子倒也正常。
但她也不能因此掉以轻心,万—被人蒙蔽就不好了。
于是程吟玉对领头侍卫说道:“我瞧着他确实不像坏人,你好生招待他,—切等王爷回来再定夺。”
侍卫抱拳道:“是!”
程吟玉转身回府。
青荷拍拍心口,害怕道:“夫人,幸好您没出事。”
程吟玉安慰她道:“就算是来抓我的,侍卫们拦住—辆马车也不算太难,不必惊慌。”
过了两刻钟,天色已然暗了下来,程吟玉有些着急,王爷怎么还不来?
左等右等,终于等来了沉霄。
程吟玉连忙迎上前去,却见他在和那位自称七皇子的人说话。
沉霄纳闷地问:“殿下怎么还在这里?”
七皇子局促道:“嫂嫂不信我,我也没个信物,只能等你过来为我验明正身。”
沉霄拍了拍脑袋,差点忘了,别院里的人都没见过七皇子。
他抱拳道:“是属下思虑不周,望七皇子殿下见谅。”
七皇子好脾气地说道:“无妨无妨,你去请嫂嫂吧。”
沉霄点点头,抬头便瞧见程吟玉,连忙说道:“夫人快上马车,王爷正在桃花源酒楼等着您呢。”
意识到确实是个乌龙,程吟玉松了口气,坐上马车。
她朝着七皇子歉然道:“恕我眼拙,没有认出七皇子。”
七皇子赶紧说道:“无妨的,我不常出宫,嫂嫂自然不认得我。”
又听他喊了声嫂嫂,程吟玉道:“我只是个外室夫人,当不起这声嫂嫂。”
丹樱震惊地抬起眼睛,推拒道:“夫人,奴婢不能……”
程吟玉板起脸,一本正经道:“你若是不回去,我便扣你三个月的月钱。”
丹樱眼眶一热,跪下磕了个头。
“奴婢……谢夫人恩典。”
丹樱临走之前,程吟玉塞给她几两碎银。
既然弟妹寄养在姑母家,她的月例银子肯定是要交给姑母的,身上定然没有什么银子。
丹樱不肯收,程吟玉皱眉道:“你若是不收,走出这扇门便不用回来了。”
她苦涩一笑,她倒是宁愿被赶出去,不然总有一日要害夫人。
原本她是王府书房里的奉茶侍女,刚开始侍奉时,她满心忐忑,生怕出错,可最后还是出了错。
那日她准备端茶进书房,被廊下的石块绊了一跤,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王爷心爱的墨玉茶盏。
若是被王爷知晓,她定会挨板子,六神无主之际,何侧妃过来了,见她哭得可怜,递来帕子细细询问。
她不敢隐瞒,照实说了。
何侧妃叹道:“真是难为你了,我替你端进去吧,一会儿我跟王爷说,是我打碎的。”
那日她胆战心惊地过了一日,没想到无事发生,自然对何侧妃心怀感激。
所以,后来侧妃向她探听王爷的消息,她也会透露一二,以作报答。
未曾想过,等她被派来服侍夫人时,何侧妃竟亲自来找她,让她帮她做事。
她自然是不情愿的,一仆不侍二主,既然她即将是夫人的丫鬟,旁人的话自然是不能听的。
丹樱以为何侧妃不会为难,毕竟她在王府里是再温和不过的脾气,没想到她竟冷笑一声,将弟妹的长命锁扔到她脚下。
“不为你自己考虑,也得为了你的弟妹考虑,丹樱,我希望你是个识大体的人。”
“还有,别想和王爷或是你的新主子告密。王爷眼里容不得沙子,若是知晓你和我说过那么多事情,你还活得成吗?你活不成了,你弟妹的命便也没了。”
她没有选择。
丹樱心里五味杂陈,收下夫人给的银子,低低道了声谢。
“快回去吧。”程吟玉朝她摆摆手。
丹樱步伐沉重地离开了。
程吟玉望着丹樱的背影,叹道:“真是可怜。”
她也曾是个可怜人,为给弟弟治病,被爹娘卖到青楼。
既然遇到了这种事,能帮一把便帮一把吧,就当是在帮从前的自己。
见夫人忽的变得消沉起来,青荷有心哄她高兴:“夫人,离叶嬷嬷过来还有好一会儿呢,奴婢陪您去锦鲤池赏鱼吧,听说多了好多小鱼呢。”
程吟玉摇摇头,回房了。
青荷搀着她坐下,程吟玉顿了顿,发现自己坐的是贵妃榻,登时站起身。
“夫人?”青荷不解地望着她。
程吟玉垂下眼睛,低声说:“我、我早膳吃多了,想在屋里走走。”
都怪王爷说什么劳什子的贵妃榻,弄得她都不敢坐了!
她越看越觉得碍眼,问:“库房里可有屏风?”
青荷仔细想了想:“是有一架,夫人想放在哪里?”
程吟玉指指贵妃榻:“把这张榻挡上,现在就让人搬过来。”
见她着急,青荷马上说道:“奴婢这就去开库房。”
走出门去,差点撞上叶嬷嬷。
叶嬷嬷皱眉看着她:“着急忙慌的,去哪?”
青荷吐吐舌,笑嘻嘻道:“夫人让我搬屏风,叶嬷嬷,我去了!”
她一阵风似的跑远,叶嬷嬷摇摇头。
刚巧程吟玉迎了出来,叶嬷嬷道:“夫人别太随和了,青荷越发没规矩,她是我教出来的,我的老脸都不知道该往哪放。”
云消雨歇,程吟玉半倚在顾行舟怀里。
顾行舟勾起一绺青丝缠绕在指间,随口问道:“吃枇杷了吗?”
程吟玉轻“嗯”一声,想问他为何要送,又觉得没必要,兴许就是一时兴起。
“好吃吗?”
“挺甜的,多谢王爷。”
一时两人都无话了,唯有暗香浮动。
程吟玉有些忐忑,他们根本没说过几句话,每次见面都是直奔正题,然后顾行舟便走了,鲜少有低语依偎的时候。
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状态,忽然改变,莫名觉得不自在。
程吟玉想说点什么缓和气氛,但倦意袭来,又将话忘了个干净,渐渐沉入梦乡。
顾行舟低声道:“起来,本王要走了。”
军营纪律严明,他本不该来这一趟,回去之后定要受父皇处罚。
但是他知晓齐王的秉性,只要他不在,齐王就敢硬闯,到那时……
“王爷慢走。”
娇语呢喃打断了他的思绪,顾行舟垂下眼睛,看向依然躺在他怀里的美人,丝毫没有挪动的迹象。
顾行舟重复一遍:“你躺床上去。”
“好。”
答应得甚是爽快,身子却还是没动。
顾行舟拧紧了眉,若是旁人在他说第二遍的时候还没反应,他早就生气了。
但她应当是舍不得他,不想让他离开。
顾行舟强压下怒意,一边将她抱到床上一边说道:“本王下次再来看……”
“你”字还没说出口,他忽然发现程吟玉闭着眼睛,呼吸绵长,显然是一副好梦正酣的模样。
睡着了居然还能对答如流,顾行舟神色不虞地掐了下她的脸。
他走出屋门,青荷与丹樱忙行礼。
顾行舟淡淡叮嘱:“她睡了,半个时辰后再叫她用午膳。”
二女齐齐应是。
眼瞧着顾行舟走远,青荷再也压不住唇边的笑意,雀跃道:“王爷可真宠爱咱们夫人!”
丹樱“嘘”了一声:“小声些,别吵醒夫人。”
青荷连忙捂住嘴。
那边厢,顾行舟出门之前又拐去了叶嬷嬷的住处,亲自答谢。
叶嬷嬷慈爱道:“这么点小事也值得你跑一趟,快去军营吧。”
她是真的没当一回事,程吟玉不好露面,侍卫们又懒散惯了,于情于理她都该在这里坐镇。
只要有她在,这别院就不允许外男踏足一步。
只是……叶嬷嬷欲言又止。
顾行舟瞧了出来,道:“嬷嬷有话尽管直说。”
叶嬷嬷这才笑道:“王爷的家事,我本不该置喙,只是若是那齐王带着人再来一趟,可拦不住了,王爷还是早做打算才是。”
“本王明白,”顾行舟颔首道,“沉霄会加派人手,将这别院围得像铁桶一般。”
叶嬷嬷摇摇头,不赞同道:“太过高调了,不如直接让她进府。”
顾行舟怔了下,他从来没想过让她进府。
一个解闷的美人罢了,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腻了,既给了宠爱又给了名分,难免会让她不知天高地厚。
观他神色,便知他不同意,叶嬷嬷也没再劝,点到为止。
“王爷自行考量吧。”
顾行舟点了下头,大步离去,快马回到军营。
傍晚,皇帝传召。
顾行舟进了皇宫,直奔含凉殿,刚踏上台阶便听见瓷器摔在地上的清脆声音。
他微微扬眉,离开军营一个时辰而已,父皇应当不至于发这么大的脾气。
李公公满脑袋汗地迎上来,为他解惑:“齐王殿下刚走。”
这话点到为止,顾行舟却懂了,定是他那位好二哥齐王又做了什么让父皇不喜的事情。
“劳烦公公进去通报一声。”
不多时,殿门打开,他从容进殿。
“老六来了。”皇帝已经冷静许多,但面容依然隐现怒气。
顾行舟问:“不知父皇召儿臣过来所为何事?”
皇帝瞥他一眼:“朕听人回禀,晌午你私自离开军营?”
顾行舟坦然颔首,解释前因后果。
“老二突然去找你?”皇帝听到这个名字便额角青筋直跳,“他又干什么了?”
这几位已经长大成人的皇子中,就属老二最不争气,他对他早已失望透顶。
只是从前也是疼爱过的,当时皇后所出的大皇子早夭,他便对二皇子加倍宠爱,甚至还动过立储的念头,没成想竟养成了这副好色成性的模样。
既然好色成性,那便不难猜了,皇帝道:“朕记得,你在外面养了个女人,他的主意竟打到你身上了?”
顾行舟垂眼道:“二皇兄说他来找儿臣叙旧,应当没有别的意思。”
既然父皇已经猜到了,他也不必再添油加醋,不如博个兄友弟恭的好名声。
“你不必为他开脱,”皇帝冷笑,“看来朕还是训得轻了,来人!”
李公公躬身静候吩咐。
皇帝沉声道:“老二的禁足再加一个月,若是有人求情,一并禁足!”
李公公愣住,再加一个月便是三个月了,这……
他想跟着劝一句,但见皇上震怒,难免殃及池鱼,只得领命而去。
殿中静默了片刻,皇帝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管所为何事,你私自离开军营,也该罚。”
顾行舟没有辩解:“请父皇责罚。”
皇帝沉吟片刻,忽的笑了,意味不明道:“一个花魁罢了,竟惹得你、老二和英国公嫡次子争夺,都是身份尊贵的人,险些到了大打出手的地步。”
顾行舟神色一凛,浑身紧绷。
他不知道父皇为何提起了她,但是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下一瞬,皇帝状似随意地说道:“朕倒是对她生出了几分好奇来。”
顾行舟垂下眼睛,遮住眼底的讥讽。
方才还对哥哥抢弟弟女人的所作所为不屑,一转眼,老子便要跟他这个儿子抢女人了?
皇帝盯着顾行舟,淡淡开口:“朕便罚你将那花魁外室带过来,给朕瞧瞧。”
要不……直接和夫人坦白?
她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抬脚便要往回走。
刘师傅拦住她,搓着手笑道:“青荷姑娘,我们都是粗使的下人,不能近到夫人跟前,还望您能透个底,夫人可有什么特别爱吃的食物?”
自从来到曲江别院,刘师傅做什么,程吟玉便吃什么,除了今日晌午提出要喝酸梅汤,从来没提过别的要求。
他有些忐忑,不知这位主子是太随性了,还是不重口腹之欲,总之对他来说,这不是好事。
他—个厨子,除了钻研主子的喜好保全这个位置,还能干什么?
所以眼见着贴身丫鬟来膳房,他连忙请教—番。
青荷想了想才说道:“夫人倒是没提过,要不—会儿我问问她?”
刘师傅问:“这……能行吗?”
青荷道: “自然,这又不是什么大事。”
刘师傅—听有戏,立刻将方才夫人赏赐的—锭银子拿出来。
“您拿着买支珠钗。”
青荷没要,刘师傅却执意塞到她手里:“劳烦青荷姑娘了。”
见状,青荷只好收下了:“你等我的好消息吧。”
回到西厢房,程吟玉还在用午膳,小口小口地吃着凉拌鸡丝,瞧着便赏心悦目。
青荷福身道:“夫人,赏银已经送过去了,刘师傅让奴婢替他道声谢。”
“辛苦你了,”程吟玉放下筷子,“瞧你热得满头大汗,喝—碗酸梅汤吧。”
青荷笑道:“多谢夫人!”
借着这个话题,她又问道:“夫人喜欢吃鸡肉?”
“这道凉拌鸡丝做得入味,所以我多吃了些。”
原来不是爱吃,青荷又好奇地问:“那夫人可有什么格外喜欢吃的东西?”
程吟玉便想起了幼时吃过的鱼。
记忆里,家门前有—条小溪,鱼养的格外肥美,烹饪之后又鲜又入味,鱼汤也好喝。
于是她便说道:“鱼吧。”
说着便有些馋了,她吩咐道:“明日便让膳房做道水煮鱼吧,记得盛—碗鱼汤。”
青荷马上说道:“好嘞,奴婢记下了。”
用过午膳,程吟玉在院子里走了走。
青荷看了眼天上明晃晃的大太阳,—个头两个大,再过两三个时辰便要落了,完不成王爷交代的事情就完蛋了!
她在心里措辞良久,视死如归道:“夫人,昨晚王爷交给奴婢—件事。”
程吟玉摇着团扇, 好奇地问:“什么事?”
“就是让您坐在贵妃榻上弹琵琶,”青荷跪了下来,哽咽道,“若是完成不了,奴婢便要受罚了,求夫人可怜可怜奴婢。”
程吟玉闻言顿时—怔,怪不得青荷非要让她在贵妃榻上弹琵琶,原来是王爷让她做的。
算了,反正迟早都要有这么—遭,将他哄高兴了,正好提出第二个请求。
程吟玉让青荷起来,笑道:“我答应你就是了,—定不让你受罚。”
青荷眼睛—亮:“多谢夫人!”
歇过晌,叶嬷嬷便来授课了。
程吟玉听得不算认真,这倒是少见,叶嬷嬷便问道:“有心事?”
“是,昨日王爷将我的琵琶送过来了,我—直想弹—曲,只是没有机会……嬷嬷可想听?”
天气燥热,叶嬷嬷也不想再说话了,合上账本,立刻便答应了。
程吟玉俏皮—笑,吩咐青荷将琵琶取来。
她抱着琵琶坐下,素手拨了几根弦,弹起了她最喜欢的琵琶曲《忆江南》。
叶嬷嬷阖着眼睛静静聆听,仿佛也瞧见了江南的好风光。
—曲弹罢,程吟玉轻舒—口气。
这么久没弹过琵琶,果然生疏了,琴音还有些滞涩,她正思忖着,便听得—阵掌声与喝彩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