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刘禅王承恩的其他类型小说《刘禅穿越崇祯,与诸葛亮再造大明刘禅王承恩》,由网络作家“用户15221576”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他翻译了西方数学的专著《几何原本》,写了《农政全书》等很多农业方面的著作,对火炮火药也有很深的研究。”“而且,他还有很多学生,也都是技术方面的人才。有他当工部尚书,我大明朝的各项技术—定会有很大的突破。”刘禅—听,这人竟然这么厉害,问道:“这个徐光启比相父,哦,比大汉的诸葛丞相相比,如何?”孙传庭笑了,“他比诸葛丞相晚—千多年,理论上来说,应该在技术上,比诸葛丞相更强。”刘禅不相信,竟然还有人的技术能比相父更厉害,但对这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好,那就快召他进京,任命他为工部尚书。”“他应该快到了。”王承恩进来禀报:“陛下,忠贞伯求见。”“快请!”刘禅—边说,—边起身迎了出去。秦良玉今天没有穿盔甲,而是穿着刚刚赏赐的伯爵官服,看到陛...
《刘禅穿越崇祯,与诸葛亮再造大明刘禅王承恩》精彩片段
“他翻译了西方数学的专著《几何原本》,写了《农政全书》等很多农业方面的著作,对火炮火药也有很深的研究。”
“而且,他还有很多学生,也都是技术方面的人才。有他当工部尚书,我大明朝的各项技术—定会有很大的突破。”
刘禅—听,这人竟然这么厉害,问道:
“这个徐光启比相父,哦,比大汉的诸葛丞相相比,如何?”
孙传庭笑了,“他比诸葛丞相晚—千多年,理论上来说,应该在技术上,比诸葛丞相更强。”
刘禅不相信,竟然还有人的技术能比相父更厉害,但对这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好,那就快召他进京,任命他为工部尚书。”
“他应该快到了。”
王承恩进来禀报:“陛下,忠贞伯求见。”
“快请!”
刘禅—边说,—边起身迎了出去。
秦良玉今天没有穿盔甲,而是穿着刚刚赏赐的伯爵官服,看到陛下亲自出迎,赶紧躬身拜见。
“末将秦良玉,拜见陛下。”
“秦爱卿,快快进来。大伴,赐座上茶。”
众人重新落座之后,秦良玉道:
“陛下,兵部最初调白杆兵去辽东打建奴,末将认真看了兵部的方案,觉得声东击西,突袭盖州,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如今阉党已经铲除,京城已经安定,末将认为,可以立即实施这个方案,这样我白杆兵也有了用武之地。”
刘禅说:“忠贞伯的心思,朕明白,只是,这个方案的核心在于突然袭击。”
“建奴在京城也有密探,没有了突袭的可能,以我们军队的战力来说,成功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秦良玉点点头,“既然不对辽东用兵,白杆兵再待在京城,似乎没有太大意义,特来请陛下旨意。”
这段时间太忙,这个问题刘禅还没有与孙传庭商议,所以不知道该如何作答,他看看孙传庭。
孙传庭对秦良玉拱手道:
“伯爵大人,陛下初登大位,铲除阉党,意欲重振朝纲,强化军队,誓要收复辽东,消灭建奴。”
“天启元年浑河血战,令兄秦邦屏战死沙场,无数白杆兵将士长眠在浑河两岸,这个仇我们也不能不报。”
孙传庭说到这里,秦良玉的眼圈红了。
她当然不会忘记,那—战虽然斩首数千,但兄长惨死,数千白杆兵阵亡,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但前面陛下说突袭盖州已经不可能,现在孙传庭又说要收复辽东,让秦良玉有些不明白。
“血债血偿,只要陛下—声令下,我白杆兵将士誓要消灭建奴,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孙传庭摇摇头,“伯爵大人,陛下刚刚也说了,以我们现在的战力,要消灭建奴根本不可能,所以,陛下正在打造新军。”
“原来陛下的亲军腾骧四卫已经改为腾骧八卫,满编44800人。”
“而且,陛下已经派人到蒙古,将购买五万匹战马回来,将腾骧八卫全部改成骑兵。”
“要用最好的装备和待遇、最严格的训练,打造—支强大的骑兵部队。”
秦良玉—听,大喜。
她多次跟朝廷军队并肩作战,当然知道朝廷军队现在是个什么状况,如果陛下励精图治,重新编练新军,四万多精锐骑兵绝对能改变战争形势。
她激动得跪倒在地,大声说:
“陛下,若再对建奴用兵,末将坚决请战。”
刘禅赶紧将她扶了起来。
孙传庭继续说:“这个准备时间大概是—年,—年之后,我们将对辽东决战。”
“问题是如果你们现在回去,到时再赶到辽东,—来—回得几个月,而且,也很难保证行动的突然性。”
孙传庭笑道:“国公爷坐镇京营,自然不敢有宵小作乱。”
张维贤对刘禅拱手道:
“陛下在上,我张维贤誓死效忠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如果能有机会为陛下出力,微臣感激不尽。”
孙传庭问:“国公爷准备如何行动呢?”
张维贤想了想,说:“敌不动,我不动,廊坊就是一个好地方。。”
孙传庭冲刘禅点了点头。
张维贤问:“如果宵小作乱,是全部杀了,还是只诛首恶?”
刘禅说道:“当然只诛首恶,投降者免死。”
“微臣遵旨。”
孙传庭提醒道:“陛下深知国公爷的忠心,所以请国公爷完成这次行动之后,就坐镇京营吧。”
张维贤再次躬身:“微臣遵旨。”
他又看了看孙传庭和袁枢,对刘禅拱手道:
“犬子略通文武,看两位青年才俊跟在陛下身边,也羡慕得紧。若能为陛下效力,微臣感激不尽。”
孙传庭说:“陛下昨天也说,想再征召几个青年才俊在身边,国公爷的公子若有心,那真是太好了。”
“不过,还是等此间事了之后,才不会遭人闲话。”
“言之有理,微臣代犬子谢过陛下。”
几人半打哑谜半谈公务,终于将这事儿敲定。
内操军只要离开京城,京营立即行动,在廊坊将内操军包围,诛杀首恶,迫使内操军投降。
完成任务之后,京营不参加后续行动,回营听令。
张维贤想让自己的儿子张之极,也像孙传庭和袁枢一样,待在陛下身边,刘禅答应了。
但现在如果过来,就容易暴露计划,所以,等这件事情之后,再过来。
目的达成,张维贤对刘禅磕了一个头,然后才离开。
对于他这样的国公来说,一般情况下,是不用对陛下磕头的。
今天专门磕这一个头,也表明他效忠陛下的意思。
张维贤走后,袁枢急切地问道:
“英国公可信吗?”
孙传庭笑道:“大明江山如果完了,英国公也就完了,关键时刻,他知道往哪里站队。”
袁枢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刘禅看了看孙传庭,笑了。
他心里在说,我家相父会借东风。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内操军刚刚接到命令,三天后开赴前线。
一大早,袁枢来到御书房,带来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
“陛下,秦良玉率五千白杆兵,明天晚上抵达天津港,连夜行军,往京城而来,白天休息,后天晚上抵达丰台。”
“大后天早上,内操军一万二千人全部出发,晚上在廊坊城外驻扎。中午,京营三万人出发,晚上包围内操军。”
“内操军从东边朝阳门出发,中午之前,白杆兵从南边永定门入城。”
“从明天下午开始,天津到京城沿线所有官道封锁。”
孙传庭大喜,再次确认一下具体细节:
“大后天早上,内操军出城之后,袁枢持陛下兵符圣旨和兵部调令,打开永定门和正阳门,迎接白杆兵进城。”
“陛下第一时间召集田尔耕、许显纯等锦衣卫高级官员到乾清宫训话,让锦衣卫群龙无首。”
“曹化淳已经控制腾骧四卫中的三卫指挥使,白杆兵一入城,立即诛杀另外一卫的指挥使,接管腾骧四卫,迅速控制紫禁城,并派兵保护乾清宫和坤宁宫。”
“与此同时,兵部尚书袁可立凭陛下兵符和圣旨,调动留守的两万京营将士,封锁京城九门。”
“控制京城和紫禁城之后,曹化淳指挥腾骧四卫按名单抓人。”
王承恩一听有道理,顿时破涕为笑,开始给刘禅普及有关辽东的知识:
“陛下,辽东本来是我大明的领土,在万历年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只是我大明辽东总兵李成梁麾下的一个将领。”
“11年前,努尔哈赤自立为大汗,国号大金。”
“9年前,努尔哈赤公开反叛大明,在萨尔浒之战中,我明军几乎全军覆没。”
“之后,努尔哈赤连战连捷,我大明军队节节败退。天启元年,努尔哈赤占领沈阳、辽阳,兵锋直抵山海关。”
刘禅虽然不知道建州女真是个什么玩意儿,但一听努尔哈赤的名字,就知道肯定是个蛮夷。
一个小小的蛮夷,竟然打得大明朝全军覆没,还占领了整个辽东。
想当年,大汉随便一个将军出战,就能打得蛮夷落花流水。
大汉将军从来都不会正眼看一下蛮夷,不,斜着眼睛也不会瞧一眼。
南蛮反叛,相父亲征,像耍猴一样把孟获擒了放,放了擒,反复七次,孟获实在丢不起这人了,这才发誓,永不叛汉。
就连曹操这个相父手下败将,中原打得火热的时候,还顺便远征,灭了乌桓。
被相父打得龟缩不出的司马懿,都能以四万大军,灭了割据辽东的公孙渊,顺便收复乐浪四郡。
就连东吴鼠辈,兵力不足了,就去东越南越抓野人。
想到这儿,刘禅顿时大怒:“小小蛮夷,也敢猖狂?我大明朝没人了吗?”
王承恩心说,陛下哎,您不知道,建奴八旗厉害着呢,现在我大明上下,谈建奴而色变,根本没人敢跟建奴正面相抗。
看陛下这气呼呼的样子,大有御驾亲征,跟蛮夷大干一场的架势,王承恩吓坏了,赶紧补充道:
“天启二年,孙承宗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督师辽东。”
“孙承宗用了将近四年时间,收复9座大城,堡垒45个,练兵11万,拓地400里,屯田5000顷,岁入15万,打造了坚不可摧的山海关和关宁锦防线。”
“天启五年,孙承宗因柳河之役战败,被弹劾辞职。三个月后,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捷,担任辽东巡抚,四个月之前辞职回乡。”
刘禅听到这里,心情这才好些了。
“朕就说嘛,我大明朝怎么可能打不过一个小小的蛮夷,这孙承宗和袁崇焕好像是个人才。”
“他们还在吗?为什么辞职了?”
王承恩一愣,这话让我怎么接?说孙承宗被魏忠贤一党弹劾?
陛下现在对魏忠贤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如果再给魏忠贤上眼药,陛下会不会罚他,他不知道,但魏忠贤一定不会放过他。
而且,陛下现在失忆了,朝堂和辽东那么复杂,自己也还没有完全看明白,说多了陛下一下子也记不住啊。
“陛下,两人都在老家呢。朝中形势有些复杂,辽东更是盘根错节,陛下以后再慢慢了解吧。”
刘禅突然想起来了,刚刚王承恩说孙承宗是因为柳河之役失败被弹劾,如果这柳河之役是惨败的话,那孙承宗确实难辞其咎。
“大伴,柳河之役,我军败到什么程度?”
王承恩想了想,说:“我军损失四百多人。”
“四百多人啊,那也不算大败,比起这个孙承宗的功绩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
“而且,孙承宗督师辽东四年,那些兵将都是他带出来的,他辞职三个月之后,那个袁崇焕就取得宁远大捷,那也应该算是孙承宗的功劳。”
刘禅实在有点想不通,一场损失四百多人的败仗,怎么会让位高权重的督师辞职?
“那损失四百多人算大败的话,宁远大捷起码得消灭蛮夷几万吧?”
王承恩心说,建奴一共才十万大军,如果一战消灭几万,那大明就高枕无忧了。
“宁远大捷斩首269人,敌人具体伤亡多少,奴婢也不清楚,塘报上有说几千的,有说一万七千人的。”
“噗……”
刘禅刚刚接过王承恩递过来的一杯水,喝了一口,听到宁远大捷斩首269人,一个没忍住,一口水全部喷到王承恩脸上。
刘禅感觉到不好意思,赶紧用袖子去给王承恩擦,王承恩吓了一跳,赶紧退后一步,说道:
“陛下,使不得,使不得,奴婢自己来,没事儿。”
刘禅是真的想不到啊,斩首269人也叫大捷?
那当年在长坂坡,子龙叔叔和朕在曹营中杀了个七进七出,那长坂坡大败应该叫长坂坡大捷才对啊。
朕当时虽然在襁褓之中,但被子龙叔叔放在身前,所以朕一直挡在子龙叔叔前面,没有后退半步。
王承恩随便擦了擦脸上的水,也看出了刘禅的疑惑,解释道:
“陛下有所不知,自从萨尔浒之战后,我军跟建奴交战,就从来没有赢过。努尔哈赤率十万大军进攻宁远城,我军守住了宁远,这就是大捷。”
刘禅点点头,这回明白了,虽然没有杀死多少敌人,但守住了城池,当然也算大捷。
王承恩在地图上找到宁远城的位置,然后指着不远处的觉华岛说:
“不过,努尔哈赤见攻不破宁远城,就趁渤海结冰之际,突袭宁远城外三十里的觉华岛。”
“觉华岛是我军在辽东前线的补给基地,只有守军八千,袁崇焕坚守宁远城内,不敢援救觉华岛。”
“觉华岛上我军八千将士全部阵亡,七千商人和百姓被建奴屠杀殆尽,两千多艘船只被毁,八万多石粮食被建奴洗劫一空。”
“啪……”
刘禅一听,火冒三丈,将手中的茶碗狠狠地砸在地上,怒道:
“这是大捷吗?这是彻彻底底的惨败?或许,建奴一开始的目标就是觉华岛,猛攻宁远只是虚张声势,让袁崇焕不敢救援。”
王承恩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这就是典型的声东击西,满朝文武怎么连这都看不明白呢?
此时,他对刘禅佩服得五体投地,深深躬身,激动地说:
“陛下圣明!一下子就识破了建奴的诡计。”
刘禅此时只觉得一阵阵头大,看来这大明是驴子拉屎——表面光啊。
哪像我们大汉,君臣上下一心,硬是以一州之力,让曹魏几十年不敢南下。
朕还以为复活在这里,就可以享受生活,看来不行啊,难道朕还要再当一回亡国之君吗?
可是,朕除了斗蛐蛐很厉害之外,也不会治国啊,前期靠相父,后期靠蒋琬、费祎和董允,这都是相父安排好的。
他们都去世了,朕无人可用,只好投降了。
投降曹魏,朕捏捏鼻子,也就忍了,可是,要让朕投降蛮夷,父皇和相父一定会打得朕满地找牙。
周皇后也叹了口气,没有直接回答刘禅的话,而是说道:
“陛下,自从你登基这两个多月以来,你每天殚精竭虑,就在为今天彻底除去阉党做准备。”
“没想到你突然失忆,竟然放过了魏忠贤,导致这一切功亏一篑。但是今天打草惊蛇,阉党必然警觉,臣妾担心,魏忠贤会对陛下不利。”
周皇后这句话,刘禅听懂了,一下子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会杀了朕?”
张嫣和周皇后对视一眼,她们也拿不准。
这时,一直站在刘禅后面的王承恩,往旁边走了一步,对三人躬身一礼,然后说:
“陛下,娘娘,请恕奴婢插句话。”
“你说。”
三人都看向王承恩,王承恩将今天在朝堂上发生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
“依奴婢看,陛下今天虽然失忆,没有拿下魏忠贤。”
“但最后的结果是,在朝堂一片喊杀声中,不但救下了魏忠贤的命,还保留他东厂提督的权力。”
“对魏忠贤来说,这是陛下的大恩,此举既敲打了阉党,又平衡了朝堂,魏忠贤肯定不敢对陛下不利,反而会有所收敛。”
张嫣和周皇后听了王承恩的话,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张嫣笑道:“陛下误打误撞,恐怕这会儿所有朝臣都被搞懵了,聪明的朝臣也会在心中暗暗夸赞陛下英明。”
周皇后也笑着说:“陛下真是洪福齐天。”
大家这样一说,刘禅也有些明白了,但他心里更郁闷了。
他虽然不够聪明,但也不傻,毕竟当了四十年皇帝,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也经历过亡国的痛苦。
他知道,大明再这样下去,他重活一世,很可能会再当一次亡国之君。
他想起了邓艾抵达成都,自己赤着上身,将自己捆起来,载着棺材,来到魏军军营投降的屈辱。
想起了姜维借钟会复兴大汉失败,魏军在成都烧杀抢掠,无数大汉子民,包括自己的儿子也死于乱军之中。
想起了自己在洛阳司马昭面前,说出那句“此间乐,不思蜀”时,自己脸上在笑,心中在滴血。
他猛地一拍面前的案几,怒道:
“朕一定要让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此话一出,三人的心皆受到震动,张嫣含着眼泪说:
“陛下既然知道姜维给刘禅这封密信的后半句,也必然知道前半句,愿陛下忍数日之辱。”
其实,张嫣这句话既是说给刘禅的,也是对自己说的。
她当然忘不了,客氏勾结魏忠贤,在她怀孕的时候,将她肚中的皇子害死。
所以,在她听到周皇后告诉她,陛下正在策划消灭阉党的时候,她才没有阻止。
她刚刚听到陛下竟然放过了魏忠贤,才会那样震惊,甚至有些愤怒。
但后来冷静下来想一想,先帝还是对的,为了江山社稷着想,现在不是除去阉党的时候。
刘禅刚刚听到皇嫂说姜维和刘禅,愣了一下,以为自己露馅了。
随即明白过来,现在的大明,是在大汉之后,后人知道大汉历史也不奇怪。
前面皇嫂说的,虽然他有些地方没听太懂,但他已经听出来了,这个皇嫂不简单。
他原本以为,魏忠贤是皇兄留给自己的相父,原来是个黄皓,这个皇嫂才是皇兄留给自己的相父啊。
想到这儿,他站起身,郑重地向张嫣深施一礼。
“请皇嫂教我。”
突然受了陛下这样一个大礼,张嫣也有些感动,赶忙起身还礼。
“皇叔客气了,您刚刚说了,我们是一家人。”
听到“皇叔”两个字,他本能地躬身垂首,不过他很快就明白过来,皇嫂口中的“皇叔”不是自己的父皇,而是自己。
两人又重新落座,王承恩又给几人沏了一壶茶,众人刚刚说得口干舌燥,正好渴了。
刘禅看王承恩一直站着,说:“大伴,你也坐下吧。”
王承恩赶紧说:“陛下和娘娘在这儿,哪有奴婢坐这儿的道理,奴婢站着伺候就行。”
刘禅又将自己面前的茶递给他,将王承恩感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没想到陛下失忆之后,竟然也会关心他这个阉人了,这样的陛下,真好!
王承恩眼泪花花地喝了一口,赶紧放下茶杯,又给刘禅添了一杯茶。
张嫣喝了六口茶,思索片刻,放下茶杯,缓缓地说:
“皇叔今日没有拿下魏忠贤,是很英明的。”
三人听到张嫣这句话,都是一愣。
周皇后更是震惊无比,她知道客氏和魏忠贤害她的事儿,所以心中更加佩服这个皇嫂。
“宦官权力再大,也是皇帝赋予的,尽管现在魏忠贤的权力是太大了一些,但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也不敢对陛下有图谋。”
“在朝堂目前这个情况下,只有魏忠贤,才能解决朝廷的财政危机。”
“如果今天皇叔拿下了魏忠贤,势必要将阉党铲除干净,东林党就会再度崛起,朝廷会再次陷入财政危机。”
“陛下今天这误打误撞的操作,正好震慑了阉党,稍稍平衡了朝堂,正好借此机会,在朝堂安插几个人。”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刘禅也大概听懂了,赶紧问:
“皇嫂,朕现在失忆了,所有人一个都不知道,朕该用谁?怎么用?”
张嫣点点头,接着说:
“皇叔,您现在最重要的是不能着急,大明朝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步子迈得太大,会出大乱子的。”
“兵部尚书崔呈秀是阉党骨干,他现在刚刚被弹劾辞职,兵部尚书空缺,皇叔首先要想办法,不能让兵部尚书再落入阉党。”
周皇后皱了皱眉头,“皇嫂,现在内阁和六部实权大臣,不是阉党,就是投靠阉党的,陛下要安插人,肯定会遭到他们反对的。”
张嫣摇摇头,“阉党也好,东林党也罢,并不是一个紧密的团体,而是为了共同的利益,组成的利益集团。”
“而且,随着皇叔登基,阉党已经有很多人在向陛下靠拢,这次弹劾崔呈秀的人,都是阉党成员。”
“只要有一个资历和能力都毫无争议的一个人出来,再加上皇叔的坚持,阉党为了辽东的大局,也必然会同意。”
周皇后此时也只有17岁,对朝政所知有限,完全想不到这样一个人,刘禅更是一头雾水。
王承恩插了一句嘴:“娘娘说的可是袁可立?还是孙承宗?”
张嫣点点头,“这两人不管哪一个都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资历。”
“但孙承宗是东林党人,阉党恐怕不会同意,袁可立无党无派,是个孤臣,阉党同意的可能性更大。”
“奉陛下口谕,诛杀田尔耕和许显纯,你们还不跪地投降?”
其他人已经被这一幕吓傻了,看到田尔耕被杀,哪里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儿,反抗是没有用的,还会满门抄斩,纷纷跪倒在地。
孙传庭满意地点点头,大声说:
“骆养性,奉陛下口谕,由你暂掌锦衣卫,让所有锦衣卫原地不动,有违抗指令者,格杀勿论。”
“末将领旨。”
与此同时,御马监值房内,腾骧四卫四个指挥使和四个指挥同知早已被传唤到此。
御马监掌印太监曹化淳身穿盔甲,身后跟着十几个亲卫,来到御马监值房,看到曹化淳杀气腾腾的样子,众人大吃一惊。
曹化淳大声说:“奉陛下旨意,诛杀魏忠贤党羽。来人,立即诛杀武骧右卫指挥使沈琦。”
沈琦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身边的腾骧左卫指挥使手起刀落,将脑袋砍了下来。
其他人面面相觑,却不敢动弹,生怕自己稍一动弹,就被身边不知是谁砍了脑袋。
曹化淳站到众人面前,大声说道:
“我们腾骧四卫,本来是陛下的亲军,是陛下最信任的人,现在掺杂了魏忠贤的党羽,已经伏诛,其他人戴罪立功,从轻发落。”
“现在秦良玉的白杆兵已经进京勤王,京营已经控制了京城,咱家奉陛下旨意,在宫内捉拿魏忠贤党羽。”
“现在咱家命令:腾骧左卫立即控制东厂,武骧左卫立即分兵保护乾清宫和坤宁宫。腾骧右卫跟着咱家,捉拿魏忠贤、王体乾等人。”
“武骧右卫由指挥同知暂时代理,交出武器,待在营房内不要乱动,由腾骧右卫分出兵力看守。”
“所有人,若有反抗,就地格杀。”
众人答应一声,立即分头行动。
曹化淳执掌御马监这段时间,虽然表面上什么也没做,但早就将御马监和腾骧四卫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
腾骧四卫是陛下的亲军,自然是忠于陛下的,但先帝信任魏忠贤,魏忠贤的意思就代表先帝的旨意。
所以,要说魏忠贤党羽,所有人都算。
腾骧四卫不像东厂和锦衣卫,不用干那些杀人行刑的事儿,所以他们有回头路。
现在新帝要对付魏忠贤,在魏忠贤和皇帝之间,所有人当然会选择皇帝。
只是武骧右卫的指挥使是巴结魏忠贤勤快一些,曹化淳不敢相信他不告密,所以首先把他清除了。
其他人一看现在这种情况,哪里还不明白,保命的唯一方法就是赶紧跟魏忠贤划清界限,忠诚地执行曹化淳的命令。
但东厂是魏忠贤直接领导,干的坏事儿太多,他们没有回头路,说不定会拼个鱼死网破,必须全部拿下。
一时间,整个皇宫到处都是全副武装的腾骧四卫。
东厂内,魏忠贤还在做着陛下信任他的美梦,幻想着等涂文辅带领内操军立了军功回来,他的实力会再次大涨。
一个东厂太监匆匆跑进魏忠贤的执事房,气喘吁吁地禀报:
“厂公,不好了,腾骧四卫冲过来了。”
魏忠贤大怒:“什么?曹化淳想造反不成?”
此时,曹化淳已经带人包围了东厂,双方拿着刀在门口对峙。
东厂一共不到一千人,此时大多数人不在执事房,看到几倍于己的腾骧四卫已经将他们包围,早就吓得瑟瑟发抖。
曹化淳高声喊道:
“奉陛下旨意,捉拿魏忠贤,东厂所有人立即放下武器,跪地投降,否则杀无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