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阅读 > 现代都市 > 明末新生萧升朱由检完结文

明末新生萧升朱由检完结文

萧升 著

现代都市连载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萧升,也就是所谓的琉璃侯,炙手可热的新生勋贵。我说这些,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告诉各位,今天我站在这里,是代表着谁,我代表的,就是当今皇帝陛下。”萧升开口说道。对监军的培训和对万叶会成员的培训是不一样的,后者是一群颠覆者,一群针对于整个世界的变革者。而监军只是需要帮助朱由检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最简单的忠君爱国思想便是最好,最直接可以被他们接受的东西。所以萧升一开始就摆出朱由检的身份,让他们明白今天的这一切都在皇帝的关注之中。果然,听到这句话之后,那些人的脸上浮现出兴奋的表情。“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认为,士兵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或者说,大家眼里的士兵是什么样子,你们希望的士兵又是什么样子?”萧升说完,指向了一个身...

主角:萧升朱由检   更新:2024-11-12 17:1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萧升朱由检的现代都市小说《明末新生萧升朱由检完结文》,由网络作家“萧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萧升,也就是所谓的琉璃侯,炙手可热的新生勋贵。我说这些,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告诉各位,今天我站在这里,是代表着谁,我代表的,就是当今皇帝陛下。”萧升开口说道。对监军的培训和对万叶会成员的培训是不一样的,后者是一群颠覆者,一群针对于整个世界的变革者。而监军只是需要帮助朱由检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最简单的忠君爱国思想便是最好,最直接可以被他们接受的东西。所以萧升一开始就摆出朱由检的身份,让他们明白今天的这一切都在皇帝的关注之中。果然,听到这句话之后,那些人的脸上浮现出兴奋的表情。“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认为,士兵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或者说,大家眼里的士兵是什么样子,你们希望的士兵又是什么样子?”萧升说完,指向了一个身...

《明末新生萧升朱由检完结文》精彩片段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萧升,也就是所谓的琉璃侯,炙手可热的新生勋贵。

我说这些,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告诉各位,今天我站在这里,是代表着谁,我代表的,就是当今皇帝陛下。”萧升开口说道。

对监军的培训和对万叶会成员的培训是不一样的,后者是一群颠覆者,一群针对于整个世界的变革者。

而监军只是需要帮助朱由检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最简单的忠君爱国思想便是最好,最直接可以被他们接受的东西。

所以萧升一开始就摆出朱由检的身份,让他们明白今天的这一切都在皇帝的关注之中。

果然,听到这句话之后,那些人的脸上浮现出兴奋的表情。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认为,士兵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或者说,大家眼里的士兵是什么样子,你们希望的士兵又是什么样子?”

萧升说完,指向了一个身穿破烂儒生服的年轻人。

那个人慌忙地站起来,而后怯懦地开口道:“官兵,官兵,和土匪一样!”

似乎是给自己壮了壮胆,他用力说出了最后那句话。

这句话可以说是让周围不少人露出了同仇敌忾的表情。

而坐在最前面的周遇吉闻言顿时暴躁地站起来说道:“放屁!官兵怎么和土匪一样,我们是打土匪的!”

周遇吉那凶狠的样子,直接把那个儒生吓得瘫坐到了地上,一脸的惊惧。

而萧升则是开口道:“请你坐下,别人讲话的时候,不要开口打断。”

周遇吉嘴巴动了动,想到了一开始萧升说的代表皇帝之类的话语,最终还是听话地坐下了。

萧升严肃地说道:“刚才我没有讲,现在和大家申明一点,在这里,大家都是一样的学生身份,不可以恶语相向,更不可以拳脚相加。

所有人必须要遵守纪律,别人讲话的时候不可以打断,如果谁想开口,可以举手示意。”

“那位学生,请你继续说,为什么你会觉得当兵的都是土匪?”萧升问道。

杨子峰看到萧升表情温和,鼓足勇气,继续说道:“那些当兵的,在和土匪作战的时候,就会直接拿取别家的东西使用,这也就算了。

可是,他们在到达一地之后,驱逐了土匪之后,也会放纵玩乐,欺辱妇女,抢夺财物,甚至随便杀人。这和土匪有什么区别!?”

他说的这些,句句属实,因为这都是古代士兵的通病,并不是某一个军队败坏作风问题。

周围的人也都是露出赞同表情,还有两个人开口说道:“就是如此,贼过如梳,兵过如篦。贼寇掠民如同用梳一子梳过,过后还有幸存。而官兵掠民如同用竹篦篦过,过后抢劫一空。

官兵害民比盗贼更甚。”

周遇吉闻言气得牙根疼,但是却也知道这么多人都说,肯定是有着事实根据的。

他从辽东边军之中加入京营,其实也经历过这些事情,只不过他不愿意再提起,尤其是今天,这里的一切很可能直接上达天听,若是让皇帝陛下听到了,指不定要雷霆震怒。

再接下来,又有两个人站起来,说了一下自己悲惨的遭遇以及看到的景象,无外乎就是先被贼寇掠夺,而后被官兵欺压的事情。

还有人说道:“我之前就是官兵,我们也很不好过的,粮饷从来没有全额拿到手过,衣服和兵器都是破烂,吃不饱,穿不暖,这让我们如何去跟女真人拼命,那不就是送死吗?!”

这里面不只是他一个军户,还有另外的两个人也站出来给军户说了两句好话,大体就是讲了上官克扣粮饷,武器简陋,军官不能协调团队等等。

看着气氛热烈起来,萧升这才开口道:“大家所说的就是现如今的大明官兵的现状。官兵吃不饱,穿不暖,受到上官的剥削,故而畏战不前,望风而逃,只能欺压乡里,成为恶徒。

那么,大家多希望看到的大明官兵是这个样子的吗?肯定不是的。

真正的大明官兵应该是什么样子?他们应该是穿着最坚固的铠甲,拿着最锋利的长枪,军纪严明,步调一致,对百姓秋毫无犯,对敌人如严冬一样的冷酷无情!

他们应该是心怀保家卫国的大义,知晓身后便是自己的国家,即使面对强大百倍的敌人仍然不退一步,敢于迎难而上,披荆斩棘,抛头颅,洒热血,马革裹尸。

这样的大明官兵,你们希望看到吗?”

“希望!”几个人先忍不住开口喊道,随后其他人也是恨着一起喊了一句。

“可是,真的有这样的大明官兵吗?”有人疑惑着问道。

萧升开口道:“现在没有,但马上就有,能不能出现这样的一支强军,一支真正的大明雄兵,就要看诸位的了。下面我来讲一讲,你们即将担任的角色,监军。”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萧升就是给这些人讲解什么是监军,监军该做什么,以及各种关于保家卫国的思想和一些诸如识字等方面的知识。

这批人一开始的状态就是一群几乎被这个世界的残酷变得麻木的灾民,但仅仅一周之后,他们的眼睛里就变得熠熠生辉,那是一种叫做希望的东西。

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三人一开始听得还只是觉得与之前听到的关于忠君爱国的思想无二,但是后来逐渐就不一样了。

那种军民一家亲,士兵的个人信仰,诉求,上官和下级的关系等等之类的言论,让他们感觉受益匪浅。

尤其是这个监军的存在,对于凝聚士气,严明军纪,保证队伍的清廉正直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

对监军的培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在开始培训的第四天,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缝纫机,织布机,纺纱机工厂开始投产了。

大明正处于小冰河时期,如今即将进入寒冬,温度已经开始下降,而一旦冬天真的来临,没有足够的衣物,肯定会冻死很多人。

朱由检和萧升并不能拯救所有人,但最起码,士兵不可以没有衣服穿。

萧升决定发展纺织业,他知道一旦高度机械化的纺织工厂建立起来,会直接打击江南手工作坊式纺织业的发展。

甚至让一些人失去生计。

但这是必须要经历的事情,大明需要一场变革。




两人算是口头上达成了一致,但还需要签署合同才可以。

而现在还没有成立公司,自然无法正式签署劳务合同,萧升索性把这件事委托给了方天均。

要求他在一周之内完成第一家公司,也就是总的海外注册投资公司“孔方投资”的注册。

古人称“铜钱”为孔方兄,孔方二字借指铜钱,既是代指这是一有家资本企业,还有一层含义则是代表萧升时空门的获取,也就是他手腕上的那个铜钱纹身。

萧升给了方天均五百万,这些钱过程中用多少他不管,只要最后完成公司的注册。

另外一方面,萧升准备再注册几个子公司受“孔方投资公司”的全资控股。

但这件事也不能着急,需要一步步来。

这一天安排的很满,晚上又要继续给朱由检解疑答惑。

当然,很多问题萧升自己也不清楚,这个过程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提升。

和方天均交谈完,也基本上到了吃完饭的时间了,索性两人就一起吃了个饭。

分开后坐到车上,萧升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里传来万雪的声音:“你搬走了?搬哪里去了?给我一个地址,我去找你。”

“嗯,好。”萧升没有多说,直接把自己的住址发了过去。

然后开车返回。

万和庄园外面,万雪的男友程桢看着这豪华的别墅区,疑惑地问道:“你确定是这里?”

万雪也是有些不确定,低头再看了看手机上的地址,点了点头。

这时候,门卫走了过来,敲了敲车窗,询问道:“两位是要找人吗?”

“对,我找萧升,我是他的姐姐。”万雪说道。

门卫闻言立刻恭敬了不少,说道:“萧先生一早出门了,还没有回来,您看是不是再联系他一下,如果得到他的允许,我可以带你们进去休息。”

万雪闻言愣了一下,本来也就是尝试问一句,没想到萧升还真的住这里。

刚要回答,车外的门卫忽然说道:“咦?萧先生回来了!”

万雪和程桢闻言看向了一边,只见一辆黑色的豪华轿车停在了边上,车窗落下,正是萧升的样子。

“林哥,这是我的朋友,开门吧。”

门卫立刻说道:“好的!”

萧升对着万雪这边说道:“雪姐,程哥,你们跟在我车后面,我那里有停车位。”

说着,黑色的宾利欧陆GT驶入了别墅区。

程桢反应过来,赶紧一脚油门跟了上去。

车子停好,萧升对万雪和程桢笑着说道:“你们两个吃饭了没有,我这里可没有买什么吃的,没办法招待你们。”

程桢看着眼前这三层高的独栋别墅回道:“吃了。你这是住在这里?”

“嗯,刚买了一套先住着。走吧,我们进去说。”

萧升在前面领路,带着两人进了屋,让他们坐下,又给两人各倒了一杯水。

“你真的要开公司?”万雪没有喝水,而是目光炯炯地看向萧升说道。

萧升闻言笑道:“当然,我已经招聘了一个总裁,现在去办理新公司开办的事情。怎么样,雪姐有兴趣来帮我吗?”

“年薪三十万?”万雪问道。

萧升点点头,说道:“第一年三十万,每一年根据考核酌情提高工资。”

“萧总,你看我能给个什么职位?”程桢这时候插嘴说道。

程桢其实是一个富二代,不过只是家里有几百万的那种小二代,现在接手家里的制衣厂。

萧升突然想到什么,开口说道:“程哥,如果全资收购你家的制衣厂需要多少钱?”

这话问的程桢有点懵,本来就是开个玩笑,结果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有点尖锐的问题。

“大概,差不多六百万吧。”程桢说了一个数字。

萧升笑道:“这样,我用八百万买下你家的制衣厂,公司改为服装道具公司,专门给影视剧组加工服装道具的那种公司。你占百分之五的股份,来做新公司的总经理,如何?”

这个条件当然是非常好的,溢价收购,还给留下一点股份,并且公司还给他掌管,这简直就跟送钱一个样子。

“你不是招聘了一个人去办理新公司的事情了吗?”万雪问道。

萧升看向她说道:“是啊。不过我要开办很多家公司,招聘的那个人去办理的是总公司的事情,接下来我要收购一些公司纳入子公司体系。”

“你到底有多少钱?你这样公司还没有开起来,钱就如同流水一样花出去了。

你不要以为公司开起来就没事了,一个初创的企业前期就是个烧钱的机器,你还一口气要成立一个集团,你有多少钱经得起这么花?”万雪关心地说道。

萧升看着万雪这个样子,转头对程桢说道:“有我雪姐这样的媳妇,你可真是赚到了。”

“那是,那是!”程桢闻言笑呵呵地说道。

万雪闻言白了他一眼,继续对萧升说道:“你别油嘴滑舌的回避我的问题,说清楚。”

“我现在手里也就一两个亿可以动用的资金,不过之后还会有钱,所以不需要担心资金的问题。雪姐,你就放心吧,你还不了解我嘛,我可是很谨慎低调的一个人。”萧升说道。

这边的程桢却是忽然插句话道:“你低调的方式就是开豪车,住豪宅,收购我家工厂吗?那你可是真低调!”

“生活需要享受。”这句话算是回答了程桢的吐槽,紧接着,萧升语气真诚地说道:“雪姐,你要是想跟我做事,就尽快做决定。我这边真的很需要你帮忙,我还要去给公司找更多的流动资金,招人的事情就要找一个信任的人负责。来帮我吧!”

“你别催我,这件事我得好好考虑一下,这样,最晚后天我给你答复。”万雪说道。

萧升点点头,看向程桢说道:“程哥,你家工厂的事情你和家里人商量一下,过段时间,会有人代我去谈收购的事情。

要不今晚你们就在这里休息,反正这房间很多。”

“我们有自己家,不稀罕你这里。你还是赶紧自己找个女朋友,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子,也不嫌瘆得慌!”万雪站起身说道。

萧升无语地说道:“本来你不提,我也没觉得有什么。”

“收购的事情我会考虑,你就别送了。我们自己出去就行了。”程桢说完拉着万雪离开了。




“赵老爷就是蛀虫!”徐秀云恶狠狠地说道。

赵老爷就是那个占有她家的土地,甚至逼迫她做小妾的那个地主乡绅。

“对!他就是蛀虫。正因为这些蛀虫掌控了大树,才让叶子没有了生存的空间。现在你们对这个概念还不清楚,可以简单地认为,那些占有大量土地,为富不仁的人就是蛀虫。

我现在要告诉你们的是,这棵大树,如今被蛀虫占据着,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发生。

蛀虫占有大量的财富,他们有钱,有粮,有武器,非常强大而且凶狠。

那么,我们就只能被他们欺负吗?”萧升扫视这些人,几个人低下头,显然并没有对抗这种蛀虫的勇气。

栾霄却仿佛是快要抓到什么,开口道:“不!”

“对!我们不能够,不允许!所以,我们要造反!”萧升语气顿挫地说道。

最后两个字出来,十几个人顿时瞪大眼睛,看着萧升,满眼的不敢置信。

毕竟,眼前这个人,可是如今皇帝身边的红人,琉璃侯啊!

萧升知道他们有疑惑,于是说道:“你们知道我是朝廷的大官,但我的确是要造反。刚才说了,大明已经到了倾覆的时候,这棵大树一旦倒下,就算是再大的官有什么用呢?

我原本只是一个平民而已,和你们一样都是叶子,而且因为我有更多的财富,比起你们,我更加的可口。所以一旦被那些蛀虫盯上,我必然是死无葬身之地的。

所以,我要造反,你们,也要造反!”

半响之后,还是栾霄首先开口问道:“可是,蛀虫那么厉害,我们怎么打败他们?”

“团结起来。”萧升说道,“一棵大树的叶子是最多的,蛀虫很少,但是他们通过小恩小惠蒙骗了叶子,所以我们必须要去团结他们,把真相告诉他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对抗蛀虫。

蛀虫占有的不属于他们的财富,我们将其夺过来,然后利用这些财富来壮大我们自己。这样才能保卫属于我们叶子的财产。

如今蛀虫掌控大树,而大部分的叶子又受到他们的蒙骗,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地暴露自己,要学会伪装,让他们认为我们和他们是一起的,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组织强大起来。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会教给你们一些知识,帮助你们更好地去区分蛀虫和叶子,同时也帮助你们学习该如何对抗蛀虫,夺回属于我们叶子的财富,最后,我还会教你们如何避免自己被蛀虫污染,成为下一个蛀虫。”

萧升所说的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让这些人在本质上获得改变,其实如果他直接利用对他们家人的威胁,也可以让他们去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事。

但那样做,并非是长久之计,最后成功的几率也小,因为他们骨子里还是弱者。

只有把他们的思想武装起来,让他们明白叶子和蛀虫的利害关系,让他们知道蛀虫的存在就是在剥夺叶子的生存空间,他们才能够真正的获得斗志。

深入敌后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不仅仅在于那种被发现杀掉的风险,最大的风险在于能否抵制住诱惑,思想不滑坡。

有信念的人,才可以做成大事。

第一天,萧升只是简单地和他们聊聊,利用他们对经历苦难的人们的同情,让他们产生对蛀虫的仇恨。

当然,靠着仇恨做事会蒙蔽他们的眼睛,这只是一个开端,真正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去造反,该和谁造反还是需要继续教育。

萧升自己也是需要继续学习的,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他也不过是拿一些现代的书籍用自己的总结话语说出来而已。

造反这件事,他是很严谨的。

天启七年七月二十四日,这一天注定要被铭记,不只是这几个人要铭记。因为在这一天,一个伟大的造反组织,万叶会成立了!

萧升返回现代休息,发现电话里有两个未接,都是万雪打来的。

赶紧拨了回去,刚接通,那边万雪的声音就传来了。

“我想通了,我可以跟你去做事。”

闻言,萧升高兴地说道:“那真是太好了,我现在正好事情太多,有些分身乏术。这样,你尽快办理离职手续,我给你发一些资料,你先看一看这方面的内容,等手续办完了,你就赶紧投入到新工作中来。”

“你这是迫不及待要压榨我了吗?”万雪闻言笑着说道。

萧升回道:“这不是好不容易得到一个信任的人帮助嘛,我得赶紧抓住。新公司建立,就是需要大量投入精力的时候,只能仰仗雪姐了。”

“可别,你今后可是我的老板,应该是我仰仗你才对。老板,多多关照!”

“一定一定!”

结束通话,萧升到书房找资料学习。

周日这天,萧升还是在白天来到了明朝时空这边。

他没有去给徐秀云他们讲述阶级问题,那是下午要做的事情,而且这种事,频次不会太高,除了思想上的东西,在其它的方面,也需要多学习,了解一些知识,这样才可以被那些流贼赏识,进而可以影响到流贼的动向。

萧升来这边是为了练兵。

他被封为“锦衣卫千户”,按照明初的祖制,可以管辖1120个人,不过在明末这段时期,锦衣卫的人数并不设上限,所以实际可以管辖的人数更多。

萧升准备先训练三千人。

他注意到一段历史资料的记载。

明熹宗落水后,身体每况愈下,深知自己的权力来源于皇帝宠爱的魏忠贤,担心自己的位置不不保,同时也想掌握更大的权力,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与客氏商议,将几个怀孕的宫女安排进入宫中,说这是昔日明熹宗宠幸后才有的孩子。而重病的明熹宗意识已经不清楚,听信了这个说法,告诉皇后张嫣,如果后宫中生下的是男孩就立为皇帝。

最后还是张嫣据理力争,言幼帝无法掌控朝政,大明江山恐落入他人之手,建议将帝位传给熹宗的弟弟,也就是信王朱由检。

明熹宗遵从了张嫣的意见。

但随后在朱由检进宫登基的时候,魏忠贤又派人阻止,在英国公带领京营护卫之下方才能够顺利进宫见到明熹宗朱由校最后一面,登基为帝。

这段历史不管是否真实,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魏忠贤并不希望一个年长的朱由检来做皇帝,更希望是一个可以被他掌握的幼帝。

所以,朱由检需要一批可靠的人来保护他,萧升不能把希望放在记载的历史上,需要自己有所准备。

自己手里掌握一批能用的人,才更有保证。

他不需要训练多少高手出手,也不需要弄什么精兵良将,只要他们听命于自己,能够拿得起刀,穿得上甲便可。

萧升不准备从现有的士兵之中挑选,而是到了城外募兵。

这些人连饭都吃不上,只要能让他们吃饱,在忠诚度上还是可以一用的,如果这个过程中再加上一部分思想建设,基本上就可以保证不会有问题。

招人还是比较容易的,就是安置这些人,没有多余的地方,不过琉璃伯财大气粗,直接有买下了五套房产,改造集体宿舍,让这些人住进去。

此时的明朝时空正处于小冰河时期,如今正值夏季,外面还算是能够睡下,可若是进入九月份,城外的灾民一晚上估计就会冻死不少。

住处和平常的衣服萧升可以提供,但是武器和罩甲还是需要朝廷提供的,否则那就是蓄养士兵了。


朱由检也并不是对著作司和印书局完全不在乎,京城之内的中央著作司和中央印书局都是要起作用的,否则他也不会选取黄道周和范景文两人。

虽然明末的汉奸很多,名头很大,但忠臣义士也不有不少,不愿意做清廷走狗的文臣武将大有人在。

黄道周是四朝元老袁可立的学生,颇有其师刚正不阿的气度,他不仅仅是明末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更是抗清主战派将领,官至南明隆武首辅,最后壮烈殉国。

范景文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十七年,崇祯吊死煤山之后,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

这两人都是有才能也有民族气节的臣子,可以直接调用。

而且,他们也都是进士,直接启用也不会受到文人集团的反对,这样他们做事也可以方便一些。

如果这两人在这两个岗位上表现良好,朱由检就会调他们进入内阁。

现在内阁和朝堂还是被阉党把控,虽然这样可以压制东林党官僚集团的发展,但让一群尸位素餐的家伙当政,那也不是长久之计,迟早要把他们换下去。

十月三日,朱由检召见了这两人,先询问考核了一下,而后把这两份新工作和他们聊了聊,纠正了他们一些想法上的偏驳之后,就让他们去上任了。

凡是被列为“科举考试参考书籍”的书目,都视为“教材”,不允许私人书坊印刷。

所有书店,都要到印书局登记,所有印刷书籍,都要申请书号。

一个月之后,所有书店之内若是还有不带书号的书籍售卖,一律没收。

锦衣卫配合印书局和著作司进行司法活动。

一时间,京城之内,变得非常热闹。

而正当有人散布谣言,准备搞事情的时候,十月十日,报务处宣布了《大明周刊》的发行,首日免费发行报纸一万份。

免费的东西大家都会抢着要,尤其还是朝廷直接分发的东西。

朱由检早就安排好的人,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拿着报纸开始大声朗读。

第一版的《大明周刊》纸张是A0那么大,虽然是双面印刷,但因为字体不能达到像现代那样的大小,所以能够记载的东西并不多。

所谓安排好,也不过是花了几角银子,让一个穷秀才去诵读而已。

现如今这世道,底层的士子生活更加窘迫,毕竟无论是哪个时候,学习的花费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只是念诵一个时辰,便可以得到几钱银子,那已经是非常高额的报酬了。

几百两银子,便足以让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都是诵读报纸内容的声音。

“十月二日,朝廷设立著作司,保护写书之人的权利,凡是个人所著之书,在著作司申请书号之后,任何人不经本人同意不可刊印贩卖,违者按所获银钱数额处以监禁一年以上不等的刑罚;

著书之人可凭借书号给予某个书坊印刷贩卖其书籍内容的权利,可酌情收取不高于其销售利润三成的分红,是为著作所得。

著作所得每月十两以下不收取税款,所获每月十两以上,十两以上部分需缴纳一成作为著作税;所获每月二百两以上的部分,需缴纳三成作为著作税。”

“十月十日,大明周刊正式发行。确定每隔七日为一周,天启七年十月十日为周一,下一版大明周刊将于下周一,即十月十七日发行。大明周刊的定价为每份三文钱。”

此时明朝时空的纸张,一两银子可以买到一千张,次一点的买到两千张,当然,纸张的大小肯定不是报纸这般大。

但是采用优化的造纸术制作出来的这种报纸用纸,其成本单张大概为半文钱,而采用新式手摇印刷机制作报纸的人工成本费用在报纸用量达到十万份的量之后,可以将成本压到单张半文钱。

综合来讲,一张报纸的成本费就是一文钱,售价三文钱,是考虑到之后的运输成本和售卖不出去的情况。

但这些其实都是小钱,相比于掌控舆论来说,就算是完全地白送,朱由检也会去做这件事。

在现代“网络冲浪”这么久,他可是深知舆论这种东西的威力,这样的武器,必须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至少京城之内,不能放手。

报纸的前两条内容就是把著作司和报社成立的事情和大家讲一讲。

接下来的内容,才是真正的报社今后的主流内容。

“天启七年,陕西大旱,蝗灾起,粮食绝收,民不聊生。陕西巡抚赈灾不利,去职。七月,有灾民王二者不满士绅欺压,揭竿而起,与种光道等率数百人起义反抗。

九月,王二改名王饱,整合灾民号天道军,发出口号称:替天行道,天下为公;均田免赋,人人如龙。

十月,天道军席卷澄城县,白水县,韩城县,宜君县四县之地。”

这个消息,真的就是一则消息,没有作任何评价,完全地把这件事讲了出来,讲给了这些原本或许并不知道这件事的普通百姓听。

念诵出这段内容的那个秀才都觉得不可思议,有那个王朝会把叛乱如此明明白白地昭告天下而不去评说。

甚至这段话之中,都没有用到“反贼”这样的字眼,而且还用到了“揭竿而起”和“起义反抗”的字眼,这都有着赞同的意思在里面了。

朝廷自己骂自己?

再看下一条消息。

“天启七年八月三十日,西虏犯宁夏镇塑堡洪广营,总兵吴尽忠拒却之。帝嘉之。”

这算是一条好消息了。然而接下来一连五条消息,都是记载的某地的灾害和叛乱。

没有任何评论色彩的文字,听到那些百姓的心中,却是非常的震撼。

因为从来没有哪个朝廷会让他们这些老百姓知道这些,知道他们的国家,正在经历着种种的灾难,天灾人祸,国家承受着这一切。

听着听着,很多人都会忍不住流出眼泪。

或许是自己与那受灾的百姓或者受到欺压而不得不站起来反抗的百姓感同身受,也或许是因为国朝遭受这些苦难而心中悲戚。

古代的百姓,就是知道的太少了,他们不知道国家经历的事情,当然不可能去上升到国家的层面去看待自己所处的位置。

朱由检很明白,把这些消息传播到京城之内,有可能会造成慌乱,不过如今京城的底层商铺和雇工都是煌夏商会的人,他不担心会出现乱子,而想要做到和百姓站到一起,那就要让他们知道这些事情,这只是第一步而已。


栾霄是九月四号加入叛军的,而孙传庭在八月底已经到了陕西,任巡抚之职。

在历史记载之中,原本的陕北巡抚得报后,因怕受到朝廷怪罪,充耳不闻,致使起义队伍乘机迅速扩大。

孙传庭到了地方,确认有造反队伍之后,立刻就上报给了朝廷,同时开始集合兵力,整顿军务,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他所在的地方快速的稳定下来,但是连年大灾,粮食根本不够,不可能做到全面的赈济。

于是向朝廷请拨银两。

朱由检给了他银两三十万,并且让人带给他一封密信。

密信之中告诉他四件事:

第一,这些银两就是全部,一部分用来整顿军务,训练一支小规模的强军,另一部分用来赈济灾民。

第二,叛军也是大明百姓,皆是受天灾逼迫,无良士绅欺压而不得不反,当以招抚为主。对那些只劫掠豪强,无伤我百姓的叛军,不可轻起刀兵;对那些如同土匪杀我百姓的叛军,则除恶务尽。

第三,对叛军围堵,不可使其东进,若叛军势大不可遏制,需将其向南逼退。

第四,若出兵,卿务必跟随,不可使官兵侵扰百姓,凡事以百姓为主,剿匪之时,不可伤及无辜。

现在全国受灾,赈灾银不可能全部拨发到陕西一地,所以对第一条孙传庭可以理解。

这第二到第四条,孙传庭就有点不理解了。

怎么看,陛下都像是要保护这股叛军一样,并没有要彻底清缴的意思。

在他收到皇帝命令之后没过两天,就听闻了天道军以及“均田免赋”这四字反叛口号的消息。

得知其细节之后,顿时感到非常震惊。

他知道受灾严重的陕西低层百姓的穷苦生活是什么样子,这个时候,一支叛军提出“均田免赋”四个字,造成的影响不可估量。

果然,很快就收到多地上报,称遭遇贼兵洗劫,掳掠百姓和粮食。

孙传庭当即就亲自带一队人马前往其中的一个受劫掠的村庄。

到了那里,却是发现那些村民脸上竟然是挂着笑容的,而在看到官军的时候,则是脸色突变,争相跑回了家中。

这一幕,让孙传庭不由得心情有些沉重。

他下令士兵在村外修整,不得侵扰百姓,随后带着几个亲卫来到了一家农户之中。

这一家四口人,两个半大的孩子。

看到孙传庭他们进了院子,男人让妻子带着孩子到了里屋,他自己小心地走过来,说道:“几位军爷,你们想要什么就拿,还请不要伤及我的家人。这是家里最后的钱财,都给你们。”

这番话听到孙传庭的耳朵里非常的刺耳,这要比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要更加让他难堪,甚至恨不得当场找个地缝钻进去。

可是他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做,被陛下委以重任,自己需要为国家做点什么,至少要扭转这些百姓心中官军凶恶的形象。

“足下莫要惊慌,我们是官兵,不是土匪,如何会抢你的东西,伤你的家人?

我们来这里是听闻村子遭遇了反贼的劫掠,故而过来询问一下具体的情况。他们是否对你们造成了伤害?”孙传庭尽量用温和的语气说道。

“没有,王将军,啊不,反贼没有伤害我们。他们只是抢劫了那些富户和赵老爷家,杀了作恶多端的一些人,而且还把那些土地分给了我们。

军爷,这些田地本来就是我家的,是那赵老爷逼我们低价卖给他。这是他们分给小人的地契,小人愿意呈给军爷。”马三唯唯诺诺地说道。

孙传庭闻言沉默了,看着这些地契,也不多,就是三亩地,然而他清楚,多这三亩地,地主家不会有什么变化,而对这家人来说,或许就少饿死一个人。

他没有拿,说道:“地契你收好,好好活着。”

接下来,孙传庭把整个村子走访了一遍,还把那些被反贼劫掠的人家看了。

确实如同那个农民所说,这些反贼真的对普通人家秋毫无犯,而对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则是杀其成年男子,掠夺其财富,分给穷苦人家。

当然,他们也带走了一部分粮食,但土地却是实打实全部分发了下去。

这是一群纪律严明的军队,并不是普通的反贼乱民。

他们有思想,有目标,有方法,如果真的是全力围剿,孙传庭觉得自己也没有把握可以将他们全部抓获。

因为他知道,那些被他们“劫掠”过的村镇,里面的村民会维护他们,为他们遮掩,提醒,躲避官兵的追杀。

老百姓最清楚谁才是真正为他们好的人。

“这件事必须要让陛下知道严重性。”孙传庭这样想着,却是忽然想到了皇帝给他的密信。

其中有句话赫然写着“对那些只劫掠豪强,无伤我百姓的叛军,不可轻起刀兵”。

自古以来,所有皇帝对待叛军的态度都是一棍子打死,除恶务尽,只要是叛乱,就诛杀九族。

然而,这个刚登基不久,甚至还没有更改年号的少年皇帝,却是给了他那样的嘱托。

陛下知道这伙叛军的存在?或者说,这些叛军是陛下支持的?皇帝竟然是反贼头目?

这件事,细思恐极!

孙传庭不敢再往下去想了,他觉得陛下既然已经下令,那么就按照他说的去做。

对这些不伤百姓的叛军,派人去招抚便是。

关键是,不能让那些趁乱闹事,横行不法的真正土匪山贼发展起来。

最后,把这里的一切向皇帝汇报,那么自己也就做到了一个大明臣子该有的本分。

朱由检在九月八号收到了孙传庭的密奏,然后回复道:“不可使贼人东进。”

只是回复了一句话,但孙传庭明白,这里面还隐藏着一句话,那就是一切按照皇帝之前的吩咐去办。

领会皇帝意思之后,孙传庭感觉轻松了不少,因为他还真的无法对那些为民除害的义士赶尽杀绝。

这些人得到百姓的拥戴,而作为官兵却是被百姓畏之如虎,这是需要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包括他自己在内需要反思的问题。

一味地去杀戮,镇压,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于国无益。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