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阅读 > 现代都市 > 扶摇直上畅读佳作推荐

扶摇直上畅读佳作推荐

徐福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长篇小说推荐《扶摇直上》,男女主角赵泗嬴政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徐福”所著,主要讲述的是: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主角:赵泗嬴政   更新:2024-09-24 08:4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泗嬴政的现代都市小说《扶摇直上畅读佳作推荐》,由网络作家“徐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长篇小说推荐《扶摇直上》,男女主角赵泗嬴政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徐福”所著,主要讲述的是: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扶摇直上畅读佳作推荐》精彩片段


翌日……

始皇帝继续动身在赵高的陪同下大巡天下。

而赵泗一行人则由蒙毅带领向着咸阳出发。

“兄!好宽的路!”荆在马车上发出惊呼。

倒不能怪荆大呼小叫,哪怕是赵泗这个现代人看到如此宽广的道路也会有一种难以想象的感觉。

驰道宽五十步,隔三丈种一树!

换算成现代的计量单位,大约就是道路宽约69米。

哪怕是赵泗这个现代人都很难想象到秦朝竟然就拥有了这般宽阔且通畅的道路。

赵泗下意识的以现代的眼光来打量两千年前的驰道,最终还是感慨古人的巧夺天工。

驰道宽69米,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一条驰道,而是类似于复式道路。

正中央是铺设轨道枕木的驰道,两侧则是笔直宽广的马路。

马车既可以驶入驰道,也可以从驰道驶出。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代的战车是一种战争工具。

甚至于仅仅看着面前宽几十米的驰道,赵泗就已经下意识的想出来了它的作用。

正中央的驰道用来高速运输物资粮草兵械,包括战车,也可以在驰道之上直接运输。

两侧宽阔的马路则供步卒骑卒跟随环绕。

一旦遭遇敌袭,有充足的时间反应过来,战车甚至可以从驰道驶出对敌。

轨道大大增加了运输量和运输速度。

而驰道遍布秦国各大主干道,哪怕迄今为止都从未停止修建,拥有完善的轨道马路的建设设施,意味着秦国拥有着极其高速兵力集结能力和精准打击能力。

“南阳没有驰道么?”赵泗问道。

赵泗这个外乡人感慨秦朝驰道的伟大和宽阔情有可原,荆好歹也算是个本地人,却显得也像头一次见的一般。

“南阳自然有,我彼时年幼,寻常百姓便是服役也都是走官道去,若无王令,擅入驰道便是重罪,哪里可能见过?我也只是小时候听过,乡中有伐楚士卒,彼时运输粮草兵士,走的便是驰道。”荆开口解释到。

赵泗了然。

以一个现代人的目光来看,如此广阔平坦且运输能力极强的道路,第一件想到的事情便是商业。

若可放开民用,商道畅通,不知节省多少人力畜力,以秦国驰道的完备情况,只要放开口子,顷刻之间秦国的商品经济就能够大开花。

只不过,秦朝是一个耕战体系的国家,一切都为耕战服务。

赵泗虽然是一个现代人,但是说实话也不敢妄言放开驰道管控作用于商业会不会给秦朝带来良好的变化。

宋朝商业繁荣于世,南宋时期商业氛围更是浓厚,但是宋朝的下场是什么?

赵泗虽然不懂其中缘由,但是也能够知道,商业过度发达在古代并非就是一件好事。

赵泗毕竟是一个外乡人,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是赵泗的一个优点。

哪怕他穿越大秦已经八年之久,但是并没有实实际际真真切切的在这个时代生活过,没有体验,就没有发言权。

驰道行进,确实比较快,当然,坐车再怎么也比不上骑马,驰道的优势还是在于运输上。

赵泗并不会骑马,只能老老实实乘坐车架。

好在,车架行驶在轨道之上,并不颠簸,十分平稳。

一路上走了许久,赵泗打量着大秦的风土人情。

一直约莫到了天色渐晚,车架才在蒙毅的带领之下于驿站停下。

和驰道一样,驰道上的驿站也刷新了赵泗的认知。

无他,太大了……

大到用驿站称呼都有些不合适,甚至可以称呼为军需供养处。

驿站旁边有马场,以及广阔的校场,甚至还有联排的朋舍。

和军营的区别并不是很大。

“二三子,且于此歇息!”蒙毅带着笑容开口。

这次回归咸阳,蒙毅也是轻车简行,只带了两百随行士卒。

作为始皇帝大巡天下的实际负责人,蒙毅要忙的事情很多,将赵泗等人送到咸阳以后他还要尽快赶回去陪在始皇帝身边。

“唯!”众人应声,在蒙毅的带领下入了驿站。

值得一提的是,秦朝所有的驿站客舍都是官营。

而如同驰道之上的这种超大型驿站,是有实实在在的行政级别的。

战时,作为运兵的必经之地,他们要执行很多任务。特殊情况下,如王命突然且紧急,沿途驿站还需要在后勤部队完全跟上之前准备粮草所需。

非战时期,他们主要负责的任务就是养马和稽查道路。

普通驰道,还有送信的业务,物美价廉。

而驰道之上的驿站,除了王命,军令以外,通通都可以不受理。

另外,驰道之上的驿站一定程度上具有执法权和稽查权,最关键的是,驰道的启用必须要有始皇帝的王令。

嗯,必须是王令,官府开出来的公文不算数的,哪怕是丞相都没有资格擅启用驰道。

说白了,虽然人家是驿站,但是在人家的一亩三分地上,级别不高,但是权利很大。

当然,和蒙毅这个上卿相比就完全不够格了。

在核对过王令以及蒙毅的身份以后,驿站的工作人员肉眼可见的变得热情起来。

这热情不仅仅针对于蒙毅,也同时针对于所有人。

虽然并没有破坏法度,但是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让赵泗等人倍觉舒适。

赵泗等人按理说只是小小的公士,在驿站这种迎来送北的机构属实不入流。

按照规矩,他们甚至只有免费的热水,还要自备干粮。睡觉也只能睡在最差的联排朋舍。

现在虽然基本条件没有改变,但是很明显朋舍的大通铺已经被对方尽心打扫过,甚至贴心的告知可以随时取用热水。

再怎么严苛的法制都不可能禁绝攀附和媚上。

这是人的本性。

赵泗在幽暗的朋舍之内,听着同伴的窃窃私语,回顾着自己的经历。

他不知道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应该做些什么,当他从海上带回来红薯土豆玉米乃至于辣椒以后,整个人都陷入了异常空虚的状态。

仿佛他已经做的尽善尽美,做完这些以后,哪怕只需要躺着都可以名垂青史。

赵泗有些迷茫自己还应该做些什么,还是应该直接躺平,但他知道,现在的自己,是没有发表意见的资格的。

他还要多听,多看!



一个新鲜事物在不同的时代很显然产生的意义并不相同。

不过曲辕犁的推广和耕牛的广泛推广并不相悖,毕竟短曲辕犁这玩意人能用,牛也能用。

短曲辕犁只需要一头牛,考虑到普通百姓的家庭条件,估计是大概率用不起两头牛,更大概率是直接化身牛马,自己当牛,短曲辕犁更适合大秦目前的情况。

至于长曲辕犁,则会被广泛应用于贵族私产。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进步。

而大秦的律制严格规定,发明创作,也是有奖励的。

赵泗不仅弄出来了曲辕犁,还弄出来了游标卡尺以及各种各样的小工具。

最重要的还有晒盐之法,这些功劳加起来可不小。

“加爵三级……”始皇帝皱了皱眉头,来到书架之前。

目前曲辕犁和晒盐法暂未推行天下,其功效只是估算,故而奖励也并不能一次完全下发。

三级当然不够,曲辕犁加上晒盐法是足够赵泗保送大夫的。

现在算是预支了一部分,等到晒盐法和曲辕犁普及开来,才会进行最终结算,保底还有一级爵位。

至于红薯土豆玉米三种新粮,以及赵泗不负王命归秦,外加上海图等……还得等到新粮出土,一切东西尘埃落定以后另行计算。

“赵泗尚未治学?”始皇帝开口。

“未曾,书籍字本都识不通透。”蒙毅点了点头道。

送赵泗一行人至蓝田大营的路上,蒙毅和赵泗相处过一段时间,蒙毅还做过一段时间赵泗的启蒙老师。

嗯……赵泗很多字都不认识,更别提治学了,蒙毅属于是大材小用教赵泗识字去了,不过对于赵泗这般不放过任何机会学习识字的行为,蒙毅还是比较认可的。

始皇帝点了点头,预料之中。

和赵泗聊天的时候始皇帝能够感受的出来,这年头是不是文化人三两句话基本上就能够听出来了。

赵泗的学历水平是现代的,放在大秦这个时代可没人认,听起来最多也就比较有条理,表达方式比较丰富,但实际水平也颇为一般,比普通人强不到哪里去。

这样一来,赵泗的业务能力低下也很容易理解了。

始皇帝沉吟片刻,自书架之上抽出几卷竹简。

“赐书于赵泗。”

蒙毅看向始皇帝赐下的几卷竹筒暗暗心惊。

《显学》《五蠹》

始皇帝很青睐韩非子的思想,大一统以后的秦国有一部分治国思路就是按照韩非子的思路来的。

《显学》《五蠹》就是始皇帝最喜欢翻阅的几篇文章之一,同时也是法家典籍里面排的上号的那一批,专业性极强,涉及治国,治学,治政,思想,法度等各方各面。

蒙毅是摸过赵泗的底的,以赵泗的文学功底和素养,光是把这两卷读下来恐怕都得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更不用说理解了……除非赵泗是一个天才。

赵泗尚未治学,始皇帝赐书《显学》《五蠹》,其中意味深长。

这两本书不仅是大秦如今治国的理论支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始皇帝最为喜爱的作品之一。

很显然,非简在帝心而不可解释。

而事实上,始皇帝并没有过多的想法。

他只是看赵泗比较顺眼,相处起来也比较舒适,再加上赵泗尚未治学,本身又是一张白纸,赐下《显学》《五蠹》对于始皇帝更像是送给赵泗一份启蒙读物。

但对于蒙毅这般王前亲近之人而言,其中意味明显并不一般。

若蒙毅是奸佞之人,此刻就该大呼赵泗此子恐怖如斯,得王亲近,简在帝心,日后必成我心腹大患。

然而蒙毅并不是,相反他对赵泗的印象并不错。

准确来说,但凡是正直之人,对于赵泗这般不负王命,漂泊归秦的忠君气节都会有所赞赏。

更不用说赵泗和蒙毅并没有利益冲突,又有璞玉光环影响,蒙毅看待赵泗,更多的是看待一个潜力不错的后辈。

和始皇帝谈完以后,蒙毅踏出宫门,抬头看向蓝田方向,发出一声感慨。

“啧!”

骤然回想一下,赵泗这个小年轻,虽非贵族出身。可是身上的光环不要太多。

如今尚且居于蓝田,就已有一往无前之像。

秦朝的军功爵制度本身就是反贵族世袭制度,然而出身在秦国一样有用,而且很有用。

只要是封建社会就永远无法避免,封建社会永远是上层人的权利游戏。

蒙毅本身就是受益者。

而赵泗……是真正意义上的零起点。

但是他身上的光环很多,不负王命,忠君之士,简在帝心,还有海图,三种新粮,晒盐之法……甚至已经形成了政治正确。

这些已经勉强把出身的差距给抹平了。

很显然,如果赵泗治学之后,展现出来不错的才能,未来的前途是一片坦荡的。

那可是陛下亲赐的《显学》《五蠹》!

……

而另一边,王翦派来的奴仆已至蓝田。

王贲听着奴仆叙说依旧面无表情。

“季泗?”

“稍待片刻。”

王贲回房寻找片刻,找出一卷竹简。

赵泗和那些找不到籍贯家乡的船员一并落户咸阳,是王贲这边开的验,留得也有备份。

王贲翻出竹简一一对应。

带回蓝田的人并不是很多,故而不消一会王贲已经看完,并无一个名叫季泗的人跟随赵泗来到蓝田。

“既然是昔日帐下士卒所托,我书信一封,尔可送至琅琊。”王贲开口道。

琅琊那边统一为记得清楚籍贯的士卒开出了验传准许归家,不排除有的人记错记混或者故意虚报籍贯的情况,那边都留有备份,查一下又没有季泗这个名字即可。

毕竟是老父亲王翦的嘱托,王贲还是当回事来办的。

“另外我再问询一下赵泗船上可有季泗此人。不过昔日去者近万,赵泗夺船出海仅走八百,归秦之时死伤过半……此人是否归秦,还不好说。”王贲开口道。

“奴晓得,这就归家禀报主人。”说罢离去。

王贲将公文重新放回架子,忽而愣了一下。

“也叫泗……年龄二十一岁出头……”

年龄倒是和赵泗对上了,不过仔细一想又哑然失笑。

当年出海的三千童男童女年龄都大差不差,重名重姓年龄还差不多的都不是孤例……

年龄差不多,名还相同,这种罕见的情况在当年出海的船上是普遍发生的。

(月票推荐票快捷通道,各家各派马上就要闪亮登场辣。)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