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吴远杨落雁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后我靠木匠手艺成首富精品阅读》,由网络作家“奔跑的八零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吴远杨落雁是都市小说《重生后我靠木匠手艺成首富》中的主要人物,梗概:吴远重生到木匠刚刚学成出师的八八年。上辈子只搭伙过了仨月的势利老婆,眼看着就要嫁进门。同样的火坑,吴远断不可能跳两次。他不可能搭上这来之不易的重生机会,去捂那颗本就不属于他的冰冷之心。有那功夫,他完全可以挑个更好的。支书家的漂亮闺女就不错。尽管他家徒四壁。尽管他孑然一身。但他有着三十多年的经验阅历、以及技进乎道的木匠手艺。于是吴远的重生,就从木匠开始。......
《重生后我靠木匠手艺成首富精品阅读》精彩片段
吃完饺子,雪也停了,冷冷嗖嗖的。
但吴远却不觉得冷。
尤其是在杨落雁替他包了个围巾之后,即便这围巾是女士的。
两口子包裹严实之后,正准备挂上门锁,结果有人先上门了。
来者不是旁人,正是马明军两口子。
一见面,马明军媳妇张艳就拉着杨落雁一个劲地夸道:“师娘长得真俊,师父真是太有福气了。”
纵使杨落雁平时没少被人夸,此时此刻也有些受不了。
她终于知道,马明军身上这股热情劲儿,是受到谁的影响了。
不过身为师父的吴远却知道,这两口子,纯属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俩人相互影响。
一旦认准了,就玩命似的对你好。
杨落雁转身去开锁,正准备把两口子让到屋里坐坐,喝口热茶。
结果被张艳一把拦住,客气的把人往外推。
马明军趁机说到:“师父,我爹说了,初五是个好日子,拜师仪式就安排在那天。你看行不行?”
对此,吴远是无可无不可地点点头,“哪天都行。不过从初三开始,你要是有空就早点过来。”
“嗳,好嘞,师父。”
马明军满口答应,随即拉着张艳,消失在庄子后面的路口。
吴远接过杨落雁手里的两条烟和两瓶酒,任由杨落雁挽着他的手腕,在雪地里溜达着出去拜年。
大雪刚停,这路骑车是不易。
反倒不如走路踏实。
两口子拐上村庄后面的石子路,一眼望去,步行出来拜年的人真不少。
有的拖家带口,走在雪地里,就跟画儿一般。
突然,一道车影斜刺里冲出来,猝不及防地一个侧滑,就摔倒了。
颇有些破坏这副画面的安乐祥和感。
好在摔就摔了,也不会有大事。
一来速度不快,二来积雪不浅,也算是有个缓冲。
两口子深一脚浅一脚,捡着干雪的路边走。
饶是如此,杨落雁的棉鞋很快就湿了。
这年头的冬鞋,防水不保暖,保暖不防水,毕竟条件有限。
吴远干脆蹲下来,“上来,我背你。”
起初杨落雁还扭捏两下:“不用了,我自己能走。”
“快上来,我鞋防水。”
其实吴远的大头鞋,真说起来也没多防水。但脚尖包裹的那层牛皮,看起来真像是那么回事。
杨落雁拗不过他,最终还是半推半就地上了他的背,紧紧地抱住吴远的脖子。
冷风依旧嗖嗖地吹。
但杨落雁只觉得浑身淌过暖意,源源不绝。
等到杨支书家下来时,杨落雁还意犹未尽。
结果被眼尖的杨沉鱼一眼发现,张嘴就嚷嚷:“瞧瞧,瞧瞧,妹夫有多宠小妹!真叫人羡慕呀!”
虽然沉鱼和落雁,听起来不相上下。
但大姐和小妹比起来,说没有差距,那纯属是哄人。
毕竟大姐也是三十来岁的人了,养过俩娃,难免有些微坦。
加上俩人从各自母亲那遗传来的基因有所差异,吴远看得出,大姐就算是年轻时,也比如今的杨落雁稍逊一筹的。
但若在农村论起来,这姐妹俩都没得说。
从小生长在条件优渥的村支书家里,养尊处优的,都算是长得俊的那档。
杨支书家里,前来拜年的人不少。
吴远刚一出现,就被杨支书提溜到耳房里。
甭说身为大女婿的马长山有些吃味,就连二儿媳妇蒋凡都忍不住嫉妒。
“爹这什么意思?我们都来半天了,还没说上话。那个穷小子后来的,却还插到前头去了。”
杨猛有些烦躁道:“少说几句。”
另一边,爷俩进了耳房。
吴远当即给老丈人散了根一品梅,然后点上,这才听老丈人问道:“最近想做高档组合家具和婚床的不少,都有城里人都托到我这儿来问了。不过他们有些人手里尽是国库券,现钱拿不出来那么多,所以想问问你,国库券能不能抵现钱给你?”
“国库券?”一听到这个东西,吴远瞬间眼前一亮。
杨支书却以为他因为不知道这什么玩意,而发出的疑问,当即解释道:“就是国家发行的一种债券,说是利息有15%之类的。可是当初,根本没人想买。”
“后来,上头见完不成任务,直接摊派到各个单位、各人头上。所以不少人手里头,多少都有个三百二百的。想转给别人吧,折价出都没人要。”
这话勾起吴远不少的回忆。
杨怀定的发家史,就从倒腾国库券开始的,这地球人几乎都知道。
所以国库券这个东西,绝对是个好东西。
于是当即答复道:“只要找到你这儿的,看在你的面子上,出国库券我也招收。”
这话可真让杨支书长脸。
“行,既然你愿收,那就以九五折抵钱。”
“我都听爹的,不过九五折,会不会被人说闲话?”
“谁敢说闲话?国库券在他们手里,本来就如同死钱,你愿意收,已经是给了天大的面子。谁敢说闲话,让他来找我说。”
爷俩说定这事,杨支书也不多留,出了耳房,就支使着支书媳妇道:“给孩子换个酒跟烟,我也不多留你了,赶紧接着去你师父那拜年吧。”
在北岗,初一各家拜年,本来就没有留饭的习俗。
杨支书这么撵人,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显出偏爱。
总比待在院子里受冻强。
吴远连连道:“爹,妈,不用换了。家里准备了,我跟落雁回去拿就行了。”
杨支书俩眼一瞪:“这一来一回,多走多少冤枉路?”旋即转向刘慧道:“快去拿去。”
离开老丈人家,两口子继续前进。
杨落雁本想着自己走一段,结果发现后头的路比之前还难走。
她刚刚在杨支书家换过了干鞋,生怕再次弄湿。
所以等吴远一蹲下,她就乖乖地趴了上去。
就算没有鞋的事儿,这个厚实的脊背也实在太令她着迷,令她有安全感了。
赶到师父乔四爷家之前,杨落雁早早就下来了。
这可不比回娘家。
被看到,就看到了,她无所谓。
这可是喝过自己敬茶的长辈,放肆不得。
这一点,杨落雁还是懂的。
刘慧跟闺女感慨:“别看就你三姐没带东西,可论真心,就她独一份。”
杨落雁点点头,随即又反驳道:“谁说三姐没带东西?她早个把月,就把宝宝东西买齐送过来啦。”
灶房里。
三姐掌勺,四姐烧锅。
“什么风把你吹来了?”三姐问。
于是吴芳华就把前不久钟文强挨打的事,以及幺弟亲自给送回去,并且留下来喝顿酒的事和盘托出。
听得吴秀华连连感慨:“这事上,幺弟做得真是没的说。反倒是你们家老钟,那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我能不知道么?”吴芳华也很无奈,随即又道:“不提他。最近勇儿振作了好多,我仔细一问,说是舅舅鼓励的他,早晚能跟正常人一样。”
吴秀华点点头:“别看幺弟年纪轻,很多事儿看得比你我都明白。小勇这事,你们谁关注到了?幺弟一句话,比吃什么药都好使。”
“谁说不是!”
与此同时,县百货公司,五楼兴旺家具柜面。
杨沉鱼像往常一样,接待着来看家具的顾客,用良好的形象,热情的态度,又拿下了一单。
如今兴旺家具已经有口碑单了,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口碑是名气的催化剂。
有了好的口碑,名气也会随之越涨越高。
陈亚满脸艳羡之余,努努嘴道:“姐,你注意到没,那人爬上来四五趟了。”
那人不是别人。
正是没去吴远家的二姐吴玉华。
早半个月前,她就从大姐那听说了幺弟在城里开店的事。
如今找过来一看,还真有这么个叫‘兴旺家具’的柜面。
只是那售货员看着也不认识,吴玉华假装路过好几趟,也没敢问。
直到她再一次路过,杨沉鱼主动上前问道:“你好,你是想看看高档家具么?”
吴玉华本想说不是,可又觉得这打探的机会来之不易,于是讪讪地道:“嗯,我看看,随便看看。”
“你看这是我们最新推出的高档组合柜,采用名贵的三合板蒙面,内衬实木打造,结实耐用,又美观好看,很多城里人娶儿媳、嫁闺女,都会来买一套。”
“这一套多少钱?”
“咱们的高档组合柜价格公道,只需要1200块,就可以送货上门。”
吴玉华倒抽一口冷气。
1200块,就算有100块利润,这也不老少了。
卖出去一套,赶上旁人一个月工资。
“你这席梦思床呢?”
“这个席梦思床,专门配备了冬夏两用床垫,比进口的还先进,价格只需要800块。进口席梦思床垫还要2000块呢。”
吴玉华深呼吸一口气,这也不少。
“那你们一个月能卖多少套?”
一听这话,杨沉鱼顿时警惕起来,自然不能说实话了。
“卖的还行,挺受欢迎的。对了,你想要几套?”
吴玉华打探不下去了,挥挥手道:“我就随便看看,随便看看。”
说着就走了。
杨沉鱼跟陈亚抱怨:“这人很奇怪哎,该不会是来打探消息的商业间谍吧?”
这纯属故事会看多了。
不料陈亚也觉得奇怪:“你别说,还真有点像。”
这一对卧龙凤雏,愣是琢磨了半天。
最终杨沉鱼咕哝了一句:“可我总觉得这人脸熟。”
当天晚上,吴远和蔺苗苗一前一后地回到家里,啧啧称奇:“这不年不节的,怎么聚的这么齐?”
刘慧任务完成,起身就要走。
“妈,你留下来吃口饭呗。”
刘慧脚步不停:“我得赶回去给你爹那老东西做饭。”
实际内心里想的是:你这几个姐姐,我一天下来,总算是见识到了。
其实吴秀华每次过来看看,顶多坐一会就走,绝不会留下来吃饭。
可今天四妹和大姐都来了,她必须等这俩人,尤其是大姐走了之后,才能走。
结果大姐吴淑华,今天不光是来薅羊毛打探消息的,她还想顺便弄清楚女儿在这儿忙得没日没夜的,一个月究竟能挣多少钱。
所以她这么一等。
其他人都陪着她等。
于是就耗到了晚上,吴远和蔺苗苗下班。
蔺苗苗拉着吴淑华到旁边小声道:“你怎么又来摘东西了?妈,你能不能给女儿留点面子?”
吴淑华理直气壮:“我不是空手来的,我带小米来的,整整半袋子。”
“哦,那怎么有一整袋?”
“那是落雁妈妈带来的。”
“落雁妈妈?妈,论关系,你得叫一声表婶吧?”
“她比我大不了几岁,我叫不出口。”
蔺苗苗已经开始压着胸口出气了。
“你快跟我说说,你一个月究竟挣几个钱?”
“六十,我早跟你说过八百遍了!”
“真的?你舅舅可就在这儿,我一问,可就拆穿你了。”
蔺苗苗一脸累觉不爱的样子,“你问吧,随你的便。”
吴淑华真就大张旗鼓地问了:“幺弟,苗苗是你亲外甥女,你给她开多少工资?”
吴远面不改色地道:“每个月60。她是我亲外甥女没错,可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看来是真的。
吴淑华确认了这一点,转头就对女儿伸手道:“那你每月是不是得跟家里交点生活费?”
“妈,我都不在家住哎。”
蔺苗苗自然是不舍得给的。
但无奈,舅舅吴远早就预料到眼前这个局面,所以才约定好了60这个数字。
吴淑华可不管这些:“你还是不是我女儿?我生你,养你这么大,到你回报的时候,一毛不拔,你还有良心么?你个小没良心的。”
这一手道德绑架,玩得炉火纯青。
吴远见怪不怪,对蔺苗苗道:“交一半给家里,合情合理,算你尽孝心了。”
蔺苗苗也借机道:“那舅舅,你得给我做个见证。”
不等吴远点头,吴秀华和吴芳华都跟着点头,“苗苗,我们都给你见证,从这月开始。”
眼见舅舅和俩姨全都点了头。
蔺苗苗这才回屋掏了三十块钱出来。
“等等。”吴远拦住这三十块,指着吴淑华手里的篮子道:“这茄子,我记得是你种的;这豆苗也有你的份。看看你妈摘了多少,从中扣除……”
“这菜我不要了,不要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