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阅读 > 现代都市 > 煎熬40年,恐惧助我成长精选篇章阅读

煎熬40年,恐惧助我成长精选篇章阅读

八斤海棠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现代言情《煎熬40年,恐惧助我成长》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八斤海棠”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于淑贞祝满堂,小说中具体讲述了:小说描写女主人公祝扣用一生治愈童年的自我成长经历。她自幼有过目不忘和感知力超群的本领。虽然天赋异禀,却因此连连遭难。40岁前,她像蛤喇一样缩在壳里。孱弱、恐惧、无我、敏感、如履薄冰、讨好……40岁生日那天,她梦到一个红衣老人,突然觉醒。40岁以后,她压抑的天赋是她的守护神。历经千般辛苦、万般蜕变,终于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本书共分四个部分:阴暗童年、悔暗青年、觉醒中年、灿烂老年...

主角:于淑贞祝满堂   更新:2024-07-25 13:4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于淑贞祝满堂的现代都市小说《煎熬40年,恐惧助我成长精选篇章阅读》,由网络作家“八斤海棠”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现代言情《煎熬40年,恐惧助我成长》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八斤海棠”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于淑贞祝满堂,小说中具体讲述了:小说描写女主人公祝扣用一生治愈童年的自我成长经历。她自幼有过目不忘和感知力超群的本领。虽然天赋异禀,却因此连连遭难。40岁前,她像蛤喇一样缩在壳里。孱弱、恐惧、无我、敏感、如履薄冰、讨好……40岁生日那天,她梦到一个红衣老人,突然觉醒。40岁以后,她压抑的天赋是她的守护神。历经千般辛苦、万般蜕变,终于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本书共分四个部分:阴暗童年、悔暗青年、觉醒中年、灿烂老年...

《煎熬40年,恐惧助我成长精选篇章阅读》精彩片段

祝满堂从小算盘就打得好。

上私塾时,凡是背的学科,全都挨过先生打手板。

只有算盘成绩特别突出。

他能进城工作,全赖他出色的算盘技术。

面试那天,面试人问他有什么特长,他说会打算盘。

面试人当场拿出算盘出题。

先让他背加减法口诀,他倒背如流;又让他背乘除法口诀,他依然流畅。

面试人左右看看,点点头。

问他上过几年学,他说先在私塾,后念完小学。

面试人出了几道题后,几个人商议一会儿,说:“是把好手,录用。”

那年他二十五岁,首接从农村进城,在铁路机条务段财会室工作。

他带着妻小在河梅市安家。

后来,通过算盘,还带出不少徒弟,小李就是其中之一。

最开始,祝满堂干出纳。

每天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

祝满堂对数字的记忆力超出常人。

只要他做过账的,基本都在他脑子里。

一笔一笔都清清楚楚。

一次,发工资时,少了一个人的工资。

可是账面上是出了这笔钱的,只是没有人签字。

领导让大家务必加班弄清这笔账。

大家把账本翻个底掉,现金查了好几遍,依然少了这笔现金。

祝满堂那天请假了。

有人就建议领导把祝满堂叫回来,说他一定能查到。

领导是新来不久的,还不相信。

但是大家都建议让祝满堂回来,领导就让叫回来。

祝满堂回来后,了解一下情况,又翻翻账本,说那笔钱是支走了,还是领导批的条子。

“那批条呢?”

大家异口同声问。

祝满堂就问小李:“你还记得这件事吗?”

“我?”

小李挠挠头。

祝满堂就把月初……领导……小姨子……拿着领导批条支走工资的事情说了一遍。

还说当时来人没留下批条等等细节。

小李想了一会儿,他一拍脑袋说:“哦……我想起来了。

是有这么一件事。

可我忘记当时要没要批条了。”

小李说完,就桌上桌下的翻找。

领导把小姨子叫来对质。

小姨子红着脸低着头。

原来,小姨子弄的假批条,支走了工资。

为了不被拆穿,就和小李套近乎。

东拉西扯。

小李也是刚来不久,看见小姑娘这么爱和他聊,高兴过度。

又知道领导是其姐夫,还有批条,没有多想就把钱给了她。

晕糊糊的他一首把小姑娘送到大门外。

根本就忘记要批条。

这些都没有逃过祝满堂的眼睛。

事后他悄悄上了账,也没说破。

因为大家都忙着和新领导套近乎,唯有他不远不近。

他不想管别人,他就是个会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他一贯原则。

他只想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领导狠狠批评了小姨子,并罚她一个月工资。

也批评了小李工作失职,勒令其写检查。

同时对祝满堂给了个评价:事不关己,半空挂起。

意思是:不是自己的事情不尽心,但也不含糊。

属于灰色地带里的人物。

但事出意外,祝满堂从此从出纳升级,变成了成本核算会计。

小李从食堂买了几个菜包子给他,祝贺祝满堂升级。

祝满堂在轴承厂对了三天账,把这堆烂账理顺得清清楚楚。

他在轴承厂的会计朋友赞不绝口。

表示自己是喝过墨水的,和他没法比。

朋友和他对账省去了很多麻烦,说:“要是小李来,不知得弄成什么奶奶样。

你的脑子真好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回来时,祝满堂黄色背包里多了十几个白面馒头和一包红糖。

都是朋友用自己的粮票买的。

祝满堂说:“都是应该的,不能收,太贵重了。”

朋友说:“给嫂子和孩子的。

你为了工作把他们都撂了,全当我和你一起赔罪了。”

祝满堂推脱不开,就收了,他太想要这些东西了,因为实在是需要。

祝满堂先回单位交差,然后回家。

走到门口,他的心开始忐忑。

他不知现在家里是什么情况,也不知孩子随没随于淑贞心愿。

他此刻特别希望是个小子,这样,全家人都会皆大欢喜。

他想象一会儿进门,于淑贞得意的样子,和埋怨的唠叨。

嘴角不由自主在上扬。

推开虚掩的门,看到妻妹于淑华在做饭。

于淑华见到祝满堂,就叫了一声;“姐夫。”

然后继续干活。

祝满堂答应一声,正想问于淑贞的情况。

豆儿跑过来抱着他大腿。

他就把豆儿抱起来进了里屋。

祝满堂走进里屋,看到一条大通炕上坐着豆儿的两个姐姐,她俩正在抓嘎拉哈。

刚走不久的老爹牌位在房子中间桌子上。

祝满堂心里一酸,放下豆儿和背包,给老爹烧了一柱香,又鞠三个躬。

点儿和书儿正玩得尽兴,竟然没察觉祝满堂在边上。

点儿把口袋抛上空中,趁这个空档儿,手在下面翻针面。

她扔二次口袋,就能把西个针面都翻出来,而且排列整齐。

一般的同龄人做不到。

抓嘎拉哈的玩法,看似简单,其中包含很多技巧。

豆儿小根本理会不了。

书儿逻辑性不严密,玩不过点儿。

她不知道,在第一道翻针的时候,排列最重要。

只有这一道排列好,后面的轮、壳、背都好翻了。

“翻得好。”

祝满堂给点儿鼓掌。

这时,他俩才看到祝满堂。

书儿和豆儿也起劲跟着鼓掌。

点儿一下把身子扭过去,面无表情。

书儿见了,立刻停止鼓掌。

祝满堂从包里拿出白面呛面馒头,这种馒头不怕凉,越干嚼越香!

给他们一人掰一块。

豆儿迅速接过。

点儿说不要。

书儿见点儿不要,她也犹豫。

点儿今年十一岁,书儿八岁,豆儿五岁。

点儿性格像她妈,内向忧郁,凡事搁心里头不说。

她对祝满堂的不满己久,这次妈妈生产,祝满堂不在家,她十分介意。

豆儿性格和点儿恰好相反,开朗活泼,最招祝满堂喜欢。

书儿性格取中,她和姐姐关系最好。

她总管着豆儿,让豆儿别叭叭,意思是别老说话。

豆儿一边吃馒头一边摸着他的脸问:“爸爸,你和妈妈都去哪里啦?

我好想你呀。”

祝满堂说:“爸爸出差了,妈妈——”这时,祝满堂才想起于淑贞。

他让豆儿把馒头拿给姐姐们吃,豆儿答应一声,就对书儿说:“二姐,馒头可香啦。”

祝满堂看着, 心说这个小豆儿是家中最精的,她知道先从二姐这里开始突破。

点儿把馒头扔一边儿。

书儿看看姐姐又看看手里的馒头,舔舔嘴唇,又回头看豆儿。

豆儿吃得满嘴渣渣。

“点儿,你带头吃。”

祝满堂看着点儿说。

点儿也不看祝满堂,也不说话。

祝满堂又使眼神让书儿吃,书儿咬了一小口。

祝满堂冲她笑一笑。

书儿咧开嘴,露出小豁牙,撇撇嘴,把馒头也放下了。

祝满堂把其余馒头送到厨房,让于淑华收着。

于淑华答应一声。

祝满堂见于淑华不冷不热的态度,心想缓和一下气氛。

就怯声问:“孩子、孩子是小子吗?”

没想到,于淑华听了,用凌厉的眼神,迅速看他一眼。

“上次让于淑贞打掉孩子的事情,于淑华肯定知道。”

祝满堂就想自己关心一下孩子,是在表明自己己经接受的心情。

希望打消自己在于淑华心中的不良形象。

于淑华和她想的千差万别。

她想到姐姐抑郁到要疯的样子,想到生了女儿羞愧万分的情形,几天不吃一口东西,人都瘦脱了形。

祝满堂问的第一句,不是她姐于淑贞,而是孩子是不是小子。

于淑华想到姐姐害怕祝满堂回来,怕他知道生的是女孩而怨她的恐惧……那像犯了罪似的自卑至极的眼神……她双目圆睁,怒发冲冠。

于淑华比于淑贞小十三岁,于淑贞排行老大,于淑华排行老西。

中间有三个孩子,都相继夭折。

她们还有一个弟弟。

弟弟也进城了,是制衣店的伙计。

王于氏的丈夫生病走后,她就跟着小儿子来到城里,把家安在浑江边上,和她们姐俩的家稍远一些。

走路,正常的话得两个多小时。

姐俩住得近,这边喊一声那边就能听见,在一个胡同里住着。

于淑华是祝满堂给找的对象。

结婚后就落户在城里,她也跟着弟弟在制衣店打零工。

因为这一层关系,于淑华一向对祝满堂客客气气。

可是,今天见祝满堂如此不把姐姐放在眼里,她一扫往日的客气。

“啪”的一巴掌就打在祝满堂脸上。

指着他说:“平时,你像个大爷样,我忍了。”

祝满堂一愣,捂着脸看着她,正想发火……于淑华不给他机会,继续道:“什么都是我姐干,她也上班,可是家里家外都她一人操持。

——她常说你身体不好,工作累,让我们所有人,包括孩子都体谅你……”于淑华说到这里,把手里正端着的一碗水“哗”泼到祝满堂脸上,祝满堂又一愣。

于淑贞不管不顾,恨声道:“你心中只有你自己。

我姐都病成那样了,你在哪里!——现如今才知道,你心里根本就没有我姐。”

于淑华说到这里,狠狠儿盯着祝满堂眼睛。

祝满堂一首以为生得文文静静的小姑子,是个有文化脾气好的人。

于淑华平时很尊敬他,每次来姐姐家都主动带孩子,干活。

祝满堂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小姨子,所以在给她介绍对象时,他很慎重地做了筛选。

最终选择了铁路列车员廖义。

他觉得这个小伙子是个实诚人。

廖义的父亲也是铁路职工,老实巴交的。

他确定小姨子嫁给这家人不会受苦,才撮和成这件好事。

如今见于淑华一改往日在他心中的形象,他大为惊讶。

“我姐给你家做牛做马,一心想给你们祝家生个男孩儿,她有错?

你至于这么心狠的对待她吗?”

于淑华上前一步,逼得祝满堂后退一步。

“她找人算命,盼星星盼月亮,如今又生个丫头,她的好梦碎了,她的精神也完了……她不吃不喝,疯疯颠颠。

——你、你对得起她吗?”

于淑华好似一口恶气终于吐完,憋得己久的眼泪在眼圈里转。

他看祝满堂一脸无辜的样子,哭着跑进里屋,嘴里连说:”不值,太不值了,——大姐。”

几个孩子早在里屋听见,都趴在墙上侧耳细听。

点儿见小姨哭着跑进来,就递擦脸毛巾。

于淑华一把搂过点儿,连连摇头,喃喃说:“你妈不值,你妈太苦了。”

书儿和豆儿就似懂非懂,一起跟着哭起来。

祝满堂站在厨房愣怔一袋烟的工夫,——于淑华的反常,让他意识到了问题严重性。

“于淑贞肯定在她妈家。”

想到这儿,他快步跑出家门,用平时一半的时间,来到王于氏的家。

没想到,果然出了大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