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阅读 > 现代都市 > 全文完结我,千古一帝,震慑东胡

全文完结我,千古一帝,震慑东胡

洛阳红的江如龙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我,千古一帝,震慑东胡》,由网络作家“洛阳红的江如龙”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秦轩嬴诗曼,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公元前221载,四海归一。他刚穿越到大秦,就觉醒了神级签到系统。开局就获得神级医术和盖世神功,无敌于世。面对满朝贱臣,他一怒之下反了!“我这么强,拿个皇帝当当没问题吧?”……...

主角:秦轩嬴诗曼   更新:2024-07-10 13:5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秦轩嬴诗曼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完结我,千古一帝,震慑东胡》,由网络作家“洛阳红的江如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我,千古一帝,震慑东胡》,由网络作家“洛阳红的江如龙”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秦轩嬴诗曼,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公元前221载,四海归一。他刚穿越到大秦,就觉醒了神级签到系统。开局就获得神级医术和盖世神功,无敌于世。面对满朝贱臣,他一怒之下反了!“我这么强,拿个皇帝当当没问题吧?”……...

《全文完结我,千古一帝,震慑东胡》精彩片段


他竟然只要一成股份,简直就像是把整个买卖拱手送给黄帝。

普天之下,哪有这样的生意人?

蒙恬惊讶地问:“神医,您是不是说反了?”

“没错,陛下占九成!”

秦轩坚决地再次确认了自己的提议。

此刻,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愕然,一时之间难以理解这小子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即便是阅历丰富的李斯,此刻也是一头雾水。

按照他的估算,在咸阳开一家售卖糖的店铺,每月大概能挣数千枚大钱。

对于一般商家而言,数千枚大钱已是相当可观的收入。

以长公子的身份,数千枚大钱用于补贴家用,倒也说得过去。

只是他自己只占一成股份,实在是太少了一些。

即便有讨好黄帝之意,但作为一个大国的黄帝,会稀罕那几千枚大钱吗?

秦轩并未理会周围人的疑惑目光。

只能无奈自语:“我一个外乡人,在咸阳举目无亲,既没有人脉也没有靠山。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个道理我还是明白的。”

无论在哪一个时代,独吞利益的人往往不会有好下场。

只有实现双赢,才是最佳的局面。

虽然只占一成,但能傍上黄帝这条大腿。

即使只有一成,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过于贪婪,只会引来杀身之祸。

这些道理,秦轩自然清楚得很。

偶尔,他也会私下幻想:倘若自己拥有长公子扶苏那样的地位,哪里还需顾虑这么多!若是有人胆敢染指自己的生意,直接砍掉他们的黑手……

始皇帝听着秦轩那略带落寞与无奈的话语,心中百感交集。

尤其是那句“在咸阳无亲无故”,仿佛一把尖刀刺在他的心头上。

好几次,他几乎脱口而出:你可是朕的儿子!

然而大秦初统一,天下局势尚不稳定,长公子的身份绝对不能轻易暴露。

这一刻,他对这个儿子的愧疚之情更加深厚。

秦轩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始皇帝的脸色变化。

见到始皇帝的笑容收敛,脸色变得阴郁起来,他内心不禁一颤。

糟了!

显然,始皇帝看不上这红糖生意,以为自己是在戏弄他。

生气了!

当黄帝震怒之时,血溅万里不在话下,

更何况眼前这位,正是史册公认的千载第一暴君,

此刻的情势,无疑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他急切辩解道:“陛下,我大秦大力拓展驰道,红糖不仅可在咸阳售卖,更能遍及全国城乡!

比较起昔日齐国垄断盐业所获之利,红糖交易的利润更为丰厚!

想当年,齐国凭借海岸优势,仅凭盐业便积累了海量财富,足以支撑起五十万大军。

如今江山一统,驰道畅通无阻,红糖必能销至全国各个郡县,

其利润之巨,或许将超过齐国盐业盛况!

咣啷一声,

始皇帝的眼眸中闪烁出熠熠光辉。

无论是修筑驰道,抑或是修建皇陵,每一项皆耗资巨大。

若能掌控红糖买卖,无疑能极大舒缓国库的压力。

这等堪比盐业的商机,务必牢牢掌握在手中!

秦轩感受到那炽热如炬的目光,内心忐忑不安,唯恐始皇帝一声令下,自己便会遭受斩首之刑。

于是急忙呈上策略:“陛下可在咸阳另辟一处商贸区域,将各地商人集聚其中。

此举既能方便统一管理,又能有力刺激商品流通。

我等只需负责生产定价监管,红糖则可通过这些商人分销至全国各地。”

这也是秦轩寻求始皇帝参股的初衷所在。

在这个时代,知识产权尚未出现,

红糖的制作工艺虽不复杂,但早晚会被泄露出去,

届时,各地将涌现出无数制作红糖的小工坊,市场竞争压力剧增。

即便日后能转而制造白糖,却怎及得上与官方合作稳固?

“钱要赚,人脉也要拓宽。”

“真乃奇才,公子实乃奇才也!”

李斯凝视着那张年轻英俊的脸庞,内心波澜起伏,

这位流落在民间的长公子,不仅医术超群,书法出众,竟还在商业上展现非凡才智,

这不禁让他想起了一个人——

文信侯吕不韦,

他以商贾出身辅佐秦国,为后来横扫六国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若非因嫪毐之乱受牵连,何至于饮鸩自尽,结局悲凉。

长公子提出的设立商贸区,将全国商人集中管理的构想,

单凭此份智慧,已足可媲美文信侯!

商人地位虽不高,但却举足轻重,

遥想当年秦灭六国之役,齐国有五十万大军却未援助其余五国,

原因就在于齐国与秦国商贸往来密切,顾虑颇多,故而未能撕破脸皮,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秦国各个击破。

这无疑是将大秦所有商人聚于一手掌控之中!

即便是吕不韦执掌朝政之时,也未曾有过如此胆识与气魄。

“有魄力,这才是朕的儿子!”

“陛下请慢走!”

秦轩满脸笑意,恭敬地立于门前,目送始皇帝返回宫中。

始皇帝政务繁重,许诺合作红糖生意后便匆匆返宫,

最终,红糖事务由李斯负责操办,

征募劳工建设工坊,以朝廷名义在全国范围内采购甘蔗。

“遍布全国的红糖生意,不可过于贪婪,一成利润已然足够!”

一门红糖生意,既赚取了丰厚的钱财,又与始皇帝建立了联系,

真可谓一举两得!

秦轩心头暗喜,

“神医,本相需立即筹备建设红糖工坊事宜,就此告辞。”

李斯礼貌地施礼,

对这位长公子越发赞赏有加。

“神医若不嫌弃,本相当留下共进晚餐,品尝鄙人亲自烹制的菜肴,晚间一同畅饮如何?”

秦轩赶忙回礼,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对这位相邦极尽礼数,尽力拉近双方的关系,

毕竟,大秦相邦位高权重,且掌管了他的红糖生意,自然需与其处好关系。

李斯眼中掠过一丝犹豫,

能与长公子独处饮酒,增进感情,自然是求之不得,

然而公务缠身,实在无法久留。

他无奈地道:“神医恕罪,本相还需尽快处理红糖工坊之事,陛下的旨意不容延误。”

“明白,理解。”

秦轩点头,并不强求,

一次单独的邀约,已充分表达了友善之意,心意已达即够。

李斯歉疚地拱手保证:“神医尽管放心,本相回府后即刻征调民夫,保证十日内建成红糖工坊!”

“有劳相邦大人了。”

秦轩欣喜不已,

有了朝廷力量筹建工坊,熬煮红糖,何愁财源不滚滚而来?

他沉思片刻,

压低声音问道:“听说今日朝会结束后,相邦大人与大将军交谈了许久?”

“嗯?”

李斯眼皮微跳,面上现出惊讶之色,

“今日散朝之后的事情,他怎会知晓?”

就在困惑之际,耳边传来意味深长的话语,

“据说赵高曾犯下死罪,因其忠诚,才得以陛下特赦?”

李斯略显尴尬地回应:“是……是的……。”

“相邦,请上马车吧。”

忽然间,

秦轩话题一转,脸上绽放出灿烂笑容,指向马车示意。

仿佛刚才那个问题从未问过一般。

李斯看着那笑容满面的俊秀脸庞,神色变幻不定,

对方言下之意已十分明显,唯有紧跟始皇帝的步伐,方可走得长远,

即使犯下死罪,只要忠心耿耿,也能获得赦免,

然而若选择与始皇帝对立,结果则难以预料。

李斯瞬时醒悟,额头上沁出冷汗,

他后退一步,郑重地行了个大礼,

堂堂大秦相邦,竟然向一位仅仅拥有五大夫爵位的年轻人行此大礼,

倘若被朝中官员目睹,定会瞠目结舌!

秦轩并未闪避,亦未傲慢接受相邦大礼,

而是向前一步,扶住对方手臂,将其引向马车。

李斯登上马车,深深地看了秦轩一眼,诚挚地说:“感谢神医提点!”

秦轩微微一笑,目送马车徐徐离去,随后悠然返回府邸。

自大秦一统天下以来,众多文臣武将功勋卓著,无不渴望拜相封侯,

一旦得以分封诸侯,便可荫蔽子孙,世代传承。

其中以大将军赢成为首的宗室成员最为热烈,

纷纷上疏请求遵循古制,分封嬴姓宗室为诸侯,镇守四方。

然而始皇帝雄才伟略,经过十年征战方能使天下归一,

他又岂会轻易分封诸侯,使大秦再次陷入分裂局面?

倘若回归古制,只怕又将开启另一个春秋战国之局。

秦轩深知,中央集权制度,才是始皇帝追求的目标!

而昨日,李斯在赢成的劝说下,一时迷失心智,同意次日上奏始皇帝实施分封,

原本按历史轨迹,今夜应由赵高受命前来敲打李斯,

但实际上,李斯连夜撰写了一篇《谏分封书》,详述了分封的危害,明确表示坚决拥护始皇帝的主张,

此举果然赢得了始皇帝的嘉奖,巩固了他大秦丞相的地位。

因此,李斯对赵高深感感激,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亲近不少。

既然已知结局,自然要抢先一步。

轻易一句话就能赚取人情,为何要让阉党捡便宜。

尽管秦轩自觉身份卑微,难以企及皇帝身边的宠臣,中车府令赵高的地位,

即便内心极不愿与此阉贼交往,却也不得不表面上敷衍应对。

若有朝一日自身力量足以支撑,绝不会有丝毫犹豫,亲手除去那无耻之徒。

现下有机会先下手为强,心中亦觉畅快淋漓。

此举还可令大秦丞相承一份人情债,何乐而不为呢。

……

次日清晨,

秦轩早早就开始为王翦施行针灸治疗。

当最后一枚银针拔除时,他的脸上洋溢着明媚的笑容。

“已无须再行针灸之术,仅需连服三日汤药,便可确保痊愈。”

终于是将这位老将军的病症治愈,也能向皇帝有所交待了。

“父亲,您感觉如何?”

“祖父,您是否仍有头晕之感?”

王贲与王离父子俩守在一旁,满目关怀之色。

“老夫此刻精神焕发,犹如年轻十载,哈哈!”

王翦昂首大笑,笑声洪亮有力。

父子俩听闻其底气充沛的笑声,心中也跟着放松下来。

老爷子是家中顶梁柱,只要有他在,王家就不会垮塌。

“多谢神医出手。”

王翦倚靠着床榻边缘,真心诚意地行礼拜谢。

锐利的目光在那张俊秀面容上掠过,心头暗自惊叹:“果真相似!”

作为当年平叛的重要功臣,王翦深知诸多隐秘之事。

为了避免秘密泄露引发朝廷动荡,

始皇帝曾亲自派遣赵高深夜造访府邸,予以叮嘱。

每当看到这俊逸面庞时,总让他想起年轻时的始皇帝。

思绪悄然活跃起来。

王翦之所以能够在朝廷屹立不倒,深受皇帝信赖,实则城府颇深。

相较于昔日的白起,他更懂得审时度势。

这位老将对温文尔雅的长公子扶苏,并无太多看好之意。

朝廷之中暗潮汹涌,不论支持哪一方,都将陷入旋涡,故而选择低调避世。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为家族的未来筹谋。

小说《我,千古一帝,震慑东胡》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这位早年在齐国稷下学宫拜于夫子门下的学子,后来辗转至秦国任职。

可谓见识广博之人。

如此醇厚的烤羊香气,他也是首次遇到。

秦轩看穿三人的心思,心中暗自思量。

“看来,蹭饭的人马到了……”

虽心中如是想着,面上却洋溢出热情的笑容。

邀请道:“这正是刚刚烤熟的羊肉,请陛下品鉴。”

福伯立刻指挥下人另搬一张桌子和舒适的坐垫。

始皇帝示意李斯和蒙恬在桌旁落座。

赵高与福伯则在篝火边小心翼翼地切割着色泽诱人的羊肉。

秦轩取出三只玉杯,斟满了深红色的酒液。

介绍道:“这是早年随师傅在北方游历时,因救治一名西域商人所得赠的佳酿,名为葡萄酒。”

幸亏有前任和师傅早年四海云游的经历,

任何不合时宜的事物,只需推说是那时所得,混乱年代,无人能究其真假!

“此酒甘甜适口,颇为怡人。”

始皇帝浅酌一口葡萄酒,注视着杯中液体若有所思。

威严的脸庞上现出饶有兴趣的表情。

在扫平六国后,他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天下无敌手的寂寥。

正在考虑究竟是先向北征伐匈奴,还是先行南下用兵。

好奇地问:“你对北方的匈奴了解多少?”

秦轩眉梢一扬,放下酒杯答道:“匈奴?乃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头曼单于整合各部落后形成的势力。

现东胡强大,月氏兴盛,匈奴处于两者之间,处境艰难,故屡次侵犯我大秦边境。”

始皇帝微微点头,对这位儿子的博闻广识感到满意。

自豪地说:“匈奴侵扰我大秦边境,朕必让他们见识一下我大秦铁骑的赫赫威势!”

此时

蒙恬眼神一亮,脸上显露出跃跃欲试的兴奋。

作为武将,唯有战场杀敌方能立下军功。

六国覆灭后,天下太平,久无战事,甚至有些闲得发慌。

若非如此,恐怕也不会有闲情逸致闭门研发出毛笔来!

此刻听闻皇帝有意对匈奴用兵,仿佛又看到了施展拳脚的机会!

正当他打算请求出征之际,

“陛下。”

赵高捧着一盘散发着浓郁香气的烤羊肉放到了桌上。

始皇帝瞧了瞧那金黄油亮的羊肉,闻着扑鼻的香气,再也按捺不住食欲。

不再多言,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

细细品味,双眼不禁微微眯起。

“嗯~真是美味!”

“实乃人间珍馐啊!”

李斯吃完盘中最后一块烤羊肉,眯眼回味无穷。

只是年纪渐长,胃口已不如从前,若还能多吃一块,该有多好!

烤羊肉鲜美异常,而且带着恰到好处的辣味。

并非日常所食的芥末辣,而是别具风味。

“想不到神医不仅医术超群,书法独步天下,就连烹饪烤肉也堪称一流!”

李斯言语间流露出迎合与真诚的赞美。

诚然,这一顿烤羊肉是他此生尝过的最美妙的食物!

秦轩放下酒杯,脸上浮现出追忆的神色。

“自小随师傅流浪四方,哪有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凡事只能靠自己,否则早就饿死了。”

在他来咸阳的路上,确实历经了不少困苦磨难。

这些话听在始皇帝耳中,却是满心酸楚。

本应身为大秦尊贵的太子,享受着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生活。

却因一场变故,历经十数载风雨飘摇,凡事亲力亲为,独自承受无数艰辛。

这使得始皇帝感同身受,心底涌起深深的愧疚。

瞬时,气氛变得庄重而沉闷。

“陛下今日怎会来到寒舍?”

秦轩察觉到气氛的尴尬,连忙转移话题。

大秦初定,始皇帝政务繁忙,每日需批阅文书多达百二十斤!

即便休息之时,也要陪伴后宫嫔妃谈天说地,排解她们内心的孤寂。

怎会忽然有空出宫,并亲自来到自己家中?

实在奇怪……非常奇怪……

“哼!”

始皇帝冷哼一声,威严的脸庞现出愠怒之色。

愤愤地抱怨道:“还不是那些儒生闹腾的!”

“儒生?”

秦轩心头一紧,脑海中瞬间浮现四个大字:焚书坑儒!

掐指一算,此事大约发生在几年之后。

不过这也证实了一个问题:

那些儒生自天下一统之日起,便开始做出种种令人难以容忍的行为,直至惹得皇帝忍无可忍,将其坑杀殆尽!

秦轩对儒家并无好感,

尤其是想到深受儒家熏陶的大秦太子扶苏,这个典型的反面教材,更是让他对儒家毫无兴趣。

毕竟在始皇帝驾崩后,太子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

手中掌握着三十万精锐边防军,在朝廷内部也有众多大臣支持,民间口碑亦极佳。

简直就是一副王者归来的完美开局。

身为大秦帝国显赫的长公子,竟被儒家学说迷得失去理智。

明明已揣测到先皇可能驾鹤西去,亦深知先皇断不可能下令赐死于他。

尽管蒙恬多次警示其中必有诡异,他仍决然选择自我了断。

一手好牌,硬生生被自己打得提前出局!

若非深受儒家教条束缚,怎会做出如此愚行?

面对儒生们的谏言,先皇愤懑离宫暂避实属情理之中。

倘若始皇帝预知十多年后,自己将在史书中被儒生描绘成万世唾骂的暴君,

恐怕此刻便会毫不犹豫地诛杀他们!

“儒生们又在搞什么鬼花样?”

秦轩对此并无讶异,只好奇他们又因何事掀起波澜。

始皇帝冷冷一哼,显然想起儒生便满腹怒火。

李斯压低声音禀报:“儒生们要求按周朝礼制实行分封诸侯。”

始皇帝欲施行政治集权,欲统一文字,统一思想,

诸子百家,始终是他心头难以平复的忧虑。

“分封诸侯对他们并无实际利益,一群只图虚名的家伙!”

秦轩撇嘴,眼中满是对儒生的鄙夷,

内心忍不住嘲讽:这群迂腐的儒者若专心治学该多好,偏要涉足政坛,使得学术不再纯净,甚至抛出许多天真荒谬的理论。

果真是,砖家自有其传统!

见长子对儒生们的鄙视,始皇帝不禁感到一丝宽慰。

毕竟在皇宫之内,他曾因扶苏替儒生辩护而气恼不堪。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对于这位深谙己心的儿子,越发疼爱有加。

然而,每当想到六国余孽中的反秦势力,以及暗中作祟的儒生,

“哼,总有一天朕定将他们尽数铲除!”

始皇帝忆及儒生,心中杀意涌动。

儒生凭借通晓文字,常在市井间趾高气昂,批评朝廷政令。

众多目不识丁的平民百姓,对朝廷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源自儒生的言论。

虽然皇权至高无上,但舆论却掌控在诸子百家手中。

其中,尤以鲁、齐两地的儒生最为可憎。

始皇帝甚至曾幻想,未来这些儒生是否会故意歪曲自己的形象?

“陛下莫怒,臣倒有一计,能让那些儒生束手无策,只能干瞪眼无力回天!”

秦轩眼珠一转,脑中已然酝酿出一个主意。

“哦?你有何对策?”

始皇帝威严的面容上现出饶有兴趣之色,

朝廷尚且对那些支持顽固守旧的儒生束手无策,哪有那么容易应对。

不过既然儿子说有办法,不论成败,自然都要听听。

也可借此机会考察一番。

“陛下稍待。”

秦轩起身返回内室,不久即取出一张小巧的薄片呈上。

始皇帝接过那张巴掌大小的薄片,上面布满了不识的线条,似是一种新型文字。

粗略扫视,那些奇特的线条不下百个!

仅巴掌大的薄片上记载上百字,周边还有不少空余之处。

若是紧凑书写,容纳两三百字不在话下。

若换作竹简,恐怕需数卷方能承载,且携带极为不便。

相较之下,手中这如锦帛般轻薄的物件便捷得多!

惊讶之余询问:“这是何物?”

“此乃克制诸子百家的利器,名为纸!”

秦轩自豪答道,

并未对这张疑似现代商品说明书的内容详加解释,

反正说了他们也不会懂。

大秦拥有两千多万人口,也无需考虑计划生育,

此物,实为鸡肋!

始皇帝手持说明书,满脸惊愕。

如此轻薄的纸张,若承载数十万字,恐怕仅重数斤。

他每日批阅的公文超过百斤,须一箱箱搬上搬下,光是翻阅竹简便是体力活。

若将竹简换成纸,那么日均可处理更多公文,效率也将大大提高。

瞬间,双目放光。

纸,果然是好东西!

只是,

疑惑地问:“纸虽轻便胜过竹简,又如何用来对付儒生呢?”

秦轩竖起食指,傲然回应:

“我另有一项秘技!”

“活字印刷,采用胶泥制作形态规整的印模,在一端雕刻反向单字,字迹凸起部分如同铜钱边缘的厚度,经火烧硬化后成为独立的胶泥活字。

为满足排版需求,常用字通常预备多个乃至几十个备用,以便同一版面内重复使用。遇少见的生僻字,事先未备则可随用随制。

印刷之时,只需在版面上刷上油墨,覆盖纸张,施加适当压力即可完成。

还可印制战后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掺杂一些奇闻逸事,提升大秦的正面形象。

随后挑选几位听话的大儒,宣扬朝廷希望传达的信息。

诸如大秦乃是天命所归,陛下乃天上神祇转世,六国旧王族如何残暴,儒生又是如何扰乱朝纲等。

在全国范围内广为张贴,让大秦只有一个声音——陛下的声音!

这种通过印刷遍布全国的物品,我称之为报纸!”

秦轩嘴角微扬,得意地笑言:

“舆论引导而已,谁怕谁!”

始皇帝瞠目结舌,手指都不禁微微颤抖。

若按照秦轩所述,制造出纸张后大量印刷并发送全国。

那么天下,就只剩下皇帝一人之音!

况且,

薄薄纸片轻便无比,今后批阅公文必将轻松许多。

李斯听完阐述,也为之一振。

若能以轻便纸张取代笨重竹简,无疑是读书人的福祉,

对当前推行的文字统一工作,也能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蒙恬赞同地点点头,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可是,大部分百姓不识字该如何是好?”

啪!

秦轩打响指,自信满满地说:“简单!将报纸分发给各大酒馆,强制店主在每日早中晚定时朗读。官府指令,哪个店家敢不从?

届时,大秦百姓只会认陛下,无视儒生!”

李斯眼神闪烁,心底悄然泛起兴奋之意。

若果真如秦轩所言,今后始皇帝便不必再顾忌儒生的评论。

之所以顾虑,无非是因为儒生仗着识字,恣意攻击大秦政策。

他们的言论一旦传入底层百姓耳中,便会迅速扩散,最终导致民心丧失。

但有了报纸,始皇帝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将大幅提升。

正如那少年所言,

即便将已亡的六国贵族塑造为十恶不赦、祸害百姓之辈,

哪怕将儒生描绘成欺世盗名、剥削百姓的小人,也是轻而易举之事。

当谎言传遍四方,深入人心,便成了所谓的真相。

真到了那一天,儒生们将迎来末日!

哼,这可是真真正正的狠招!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