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逐梦阅读 > 现代都市 > 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全集阅读

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全集阅读

大肥橘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是作者“大肥橘”的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主角许大海王秀秀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几个关里人交易了没?”......

主角:许大海王秀秀   更新:2024-05-15 21:4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许大海王秀秀的现代都市小说《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全集阅读》,由网络作家“大肥橘”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是作者“大肥橘”的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主角许大海王秀秀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几个关里人交易了没?”......

《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全集阅读》精彩片段


……

贩运红参相当赚钱,最大的困难就是发现这个商机,其次就是克服旅途的疲惫,第三就是有充足的红参。

许大海把这三点困难全克服了。剩下的就没什么了。

时间流逝,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时间来到了1984年阴历11月初7。

许家屯。

许大海盘腿坐在炕桌旁边,左手拿着大饼子,右手的筷子夹着铁锅炖好的大鹅肉。

香喷喷的大鹅肉中放了切碎的小辣椒,又香又辣,吃的许大海额头冒汗。

“爸爸,辣!”小婷子吐着舌头道。

“辣?喝口酒,不对,是喝口水缓缓吧。”

“像话吗?让小婷子喝酒?”王秀秀又端进来一大盘煎饺子,肉饺子煎的两面金黄,滋滋弹动着油花。

王秀秀抿嘴笑着,腾出来的左手拍了许大海的肩膀一下。

“我说错了,嚯~秀秀,你炖的这大鹅肉真的是绝了!!真香啊,越吃越想吃。”

“真的有那么好吃啊?你吃慢点儿,没人和你抢。”

王秀秀把一大盘煎饺子放在炕桌上,侧着身子坐在炕桌旁边,随手撸撸肥肥的大懒猫。

看着许大海大口的吃她做的饭菜,她就感觉特别开心,特别满足。

窗外飘着雪花,屋内暖烘烘的,边吃饭边唠嗑,倒也别有一番自在与享受。

虽然这个年代通讯不发达,家里也没有手机,电视啥的,但是习惯了就也还好了,并不怎么想念。

王秀秀突然说起了一件事,道:

“前天我带着小婷子回了隆兴乡一趟,听我弟说了一件事儿。”

“啥事啊?”

许大海夹着大块的鹅肉吃着,肉炖的烂糊的,一咬一撕骨头上的鹅肉就全掉下来了,稍稍咀嚼就把鹅肉吞进肚子里了,满嘴都是香气。

把骨头喂给大傻猫,后者吃的可开心了。

大橘猫不挑食,有骨头吃她就很开心了。

“隆兴乡下面有个屯子叫黑瞎子沟,我弟说之前有一个县里的小伙儿去黑瞎子沟偷羊去。

第一回得手了,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去偷,这一回可坏了,被村民们逮住了,说是这个一脚那个一棍子的,最后直接把他打死了!”

“哦,然后呢?”

“没啥然后了啊,警察也破不了案子,说那个小伙才21岁,还没结婚呢。”王秀秀翻了一下大橘猫,让她肚皮朝上,篦着猫毛逮跳蚤。

大橘猫委屈巴巴的,但并不敢反抗,或者是她也知道王秀秀逮跳蚤对她是有好处的。

“哎~偷只羊也不至于把人打死吧,让他赔钱不就行了吗?”

王秀秀叹了一口气,因为两只羊就送了命,她感觉人命未免有点太轻贱了。

“失手了吧。”

许大海淡淡的说了一句,抿了一口白酒,夹着煎饺子吃了起来。

饺子配酒……

这个年代草莽之气,江湖之气盛行,说人命如草芥可能有点过了,但人命确实不如后世值钱。

打架斗殴事件太多太多了,难免就有失手弄出人命的。

虽然在去年声势浩大的好好整治了一番,但要想完全改变社会风气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

突然。

院子里响起脚步声,紧接着许虎的大嗓门传来,随之还有拍门声:“四哥,你回来了?咦,屋门插着呐?我来的不是时候啊?”

“风大,吹的屋门老是咣当咣当的响。”王秀秀给他开了屋门,许虎进屋后也不客气,直接拿了一双筷子夹鹅肉吃。

“嚯!香,真香啊!”

“一起喝点儿吧。”许大海给许虎倒了一些酒,随口问道:“又和杨寒他们几个关里人交易了没?”


“嘎拉哈”是满语,是猪或者是羊的后腿膝盖骨,一种发源于满族的小游戏。

随着满人入关,在部分关内地区也开始流行这种小游戏。

在许大海的印象中,都是小女孩玩这种东西。

四个嘎拉哈和一个沙包凑在一起。

大概玩法就是往空中抛嘎拉哈,在空中的嘎拉哈没掉到地上的时候,抓起地上的嘎拉哈,反手再接住空中掉落的嘎拉哈。

许大海见过妹妹她们玩过,他反正是没见过小男孩玩过这种东西。

小男孩一般打pia叽,抽冰尜,撞拐,做弹弓子打鸟,掏鸟蛋,逮兔子啥的。

许大海家。

小婷子他们几个小丫头玩了一会儿嘎拉哈,突然撩开棉布帘子跑进了屋。

被许大海抱在怀里的王秀秀不由的心里一慌,赶紧推开了前者,不自然的整理衣服。

“妈妈,我想吃烤山药。”

小婷子奶里奶气的道。

“这又没做饭,算了,我在炉子上给你烤两块吧。”

东北地区的农村村民有冬储的习惯,秋天的时候就会在地窖里储存大量的物资,比如土豆,山药,白菜,冻梨,冻洋柿子,大葱,萝卜以及各种干菜等等。

就像灰松树储存坚果过冬一样。

村民们也依靠着储存起来的物资熬过漫漫寒冬。

虽然农村穷,但是土地多,种几畦菜就吃不完,自给自足的程度相当高。

很快几天时间就过去了。

这天周六,孩子们放假,许大海骑着二八大杠去乡里把六妹接了回来。

积雪很厚,白茫茫的一片,在阳光下有些晃人眼睛。

有卖糖葫芦的汉子就瞅准了机会在校门口卖,吸引小孩子们买,就山楂和麻山药两种。

这个年代的糖葫芦还没后世那么多花活儿,许大海记的他上辈子第一次见到苹果糖葫芦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

“拿好了啊,别让糖葫芦掉了。”许大海穿着军绿大衣,戴着狗皮帽子,用力的蹬着二八大杠。

路边的白桦树林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风一吹,无数树上的积雪飘落。

一串糖葫芦6分钱。

许大海直接买了10串儿,搭了一串,给了11串儿。

相当大的手笔了,没办法,家里人太多了,买的太少了不够分的。

卖糖葫芦的汉子很高兴,用黄油纸把糖葫芦包了两层,让六妹许娟抱着。

车轮子在雪地上碾过,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许娟开心的抱着糖葫芦,心里美滋滋的想着回到家吃糖葫芦的场景。

“对了四哥,我们老师说要交苞米,一个人58斤半。”

“为啥啊?”

“食堂早上和晚上给苞米粥喝,交了苞米就能免费喝粥,不然没有粥喝。”

六妹许娟已经14岁了,正在念初中,平时是住校的。

7个兄弟姐妹,也就老三许大树和老六许娟在读书。

老七还是个5岁的疯丫头,连育红班都没读呢,整天精力旺盛的到处跑着玩。

“行,我和咱妈说。”

“嗯呐,嘻嘻,四哥你真好!”许娟感觉四哥真的变了,不像以前那么混了。

“哈哈,你坐好了啊,你那棉线手套保暖不?要不把我这皮手套跟你换换吧。”

“好啊好啊。”

“好个嘚儿,我骑着自行车不比你更冷啊?我就客套客套你还当真了,哈哈。”

“哼!”

老六许娟其实是非常外向,开朗的,在老七没出生前,她一直是老小,哥哥姐姐多其实是非常被偏爱的。

不过在上一辈子,许娟初中学习成绩同样一般,初中毕业后没考上中专和高中,在家里帮着干了几年活儿。

在18岁那一年一次赶大集的机会,遇见她初恋了,一个长相清秀的男生,也是她初中同学。

两人看对了眼。

过年的时候男生就托媒人来说亲了,这事儿顺理成章的就成了。

不过在婚后一年就生了个女儿,平淡的日子过了几年,那个男生就有些腻了。

在九几年下岗潮来临,她公公下岗后她们家的生活条件开始变的拮据,争吵,甚至是动手打架就更多了。

但日子还是要过下去,偶尔六妹许娟回娘家也会诉苦,老爹是甩手掌柜,根本不管事,老妈也总劝她忍一忍,让一让。

又过了一两年,许娟又怀了孩子。她公公婆婆靠着干个体户,赶大集卖盆子碗的也赚了一些钱,日子在慢慢的好转。

可惜——在许娟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难产,虽然送去了县医院,但是情况依然严峻,最后医生问家属保大保小,最后选的保小。

新生的儿子保住了。

六妹许娟却死在了手术台上。

那一年她才24岁。

许大海是后来才知道六妹许娟难产的事儿。

可惜一切都晚了,回天乏力,虽然事后他打断了许娟她老公的两根肋骨,他也被抓进去蹲了一段时间。

但是六妹许娟也不可能起死复生了,人死如灯灭,世界上再也不可能有这个人了。

如果让他们娘家人选择的话,肯定是要保大的。

想起前世六妹许娟的一生,许大海还是有些唏嘘。

这一辈子,无论如何也要改变六妹许娟的命运。

回到家后,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分糖葫芦,尤其是三个小丫头,开心的不得了。

“妈,小娟她们学校要交苞米,一人58斤半。”

许娟之所以让许大海来讲,就是她很怵头,家里贫穷,每次学校要交学费,书本费啥的,她都感觉难以开口。

尤其是看到妈妈为难的样子,她就更觉得自己好像是犯错了一样。

不仅她是这样,当年老大,二姐,老三和许大海等人念书的时候,也差不多是类似的情况。

“要这么多啊?”

老妈皱着眉头,看着许娟眼巴巴的样子她也没说什么,而是道:

“行吧,那就多整一些苞米吧,整苞米粒子就行,是不?”

“对对对。”

“好整,咱家人多一晚上就整出来了。”

许大海递给老妈一串糖葫芦,不过后者摆摆手,笑着道:

“太甜了,我不爱吃你们吃吧,这糖葫芦多少钱一串啊?”

“6分钱一串,买了10串多给了1串,一共11串。”

“你这孩子啊,人家买5串就多给一串的,买10串应该多给两串了。”老妈数落的卖糖葫芦的不地道,坑年轻人。

许大海笑了笑也没搭话,咬一口糖葫芦咀嚼着,酸酸甜甜真好吃啊。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